,他希望小魚能在自己愛情的滋養中變得更自信更強大,所以首先他的愛情就不能狹隘,應該更開放更廣闊更包容,他的小魚不該是被養在金魚缸里的金魚,而應該是能自由躍龍門的鯉魚,更甚者,他應該是一條能展翅為鵬的大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沈玉想將小魚養得展翅高飛,能叱咤風云呼風喚雨,而不僅僅只是一條小魚。
也不得不說,沈玉這顆年僅十七歲的心,其實是真的挺野的。
養出大鵬這件事自然不能一蹴而就,話再說回來,他的小魚很快就習慣了在學校念書的節奏,只是他的成績卻不怎么行。
最好的是語文,小魚記憶力好,詩詞歌賦過目不忘,學會了就能倒背如流,然而拼音卻差得離譜,連帶英文也很糟糕。
這是因為沈玉最初教小魚認字就沒有用拼音。
當初沈玉書架上除了說文解字就是康熙字典,后來沈玉教詩詞都是逐字逐句教小魚念的,小魚最初學戲詞也都是這樣學的,所以他反而非常習慣這種學習方法,盡管后來沈玉很系統地開始給小魚講拼音,但小魚記字比記拼音要快得多,這就使得小魚的拼音十分拖后腿。
往往小魚聽沈玉念一遍就記住了,拼音反而成了他的難點。
這就導致了小魚糟糕透頂的英文,英文的音標和拼音類似,拼音不好,音標也差,死記硬背的英語著實難學,無怪乎小魚每次看見英文都會覺得腦袋大。
然而他又背的那樣認真,念錯了也能將單詞都默記下來,就是念不好,搞得英語老師根本不忍心反復糾正他,只能一個勁鼓勵他。
除此之外,小魚的數學也糟糕得很,一方面是他的基礎不扎實,就算沈玉專門給小魚找了小學家教補數學基礎,也僅僅只是基礎部分。第二方面是時間,任小魚再怎么趕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學完小學六年的數學,就算他想沈玉也不會讓他那么辛苦,因而至今初一的數學成績小魚都還是不及格。
沈玉經常跟小魚說上學就是擴充一下眼界,體驗一下學校生活,但身在班級里,門門考試都會出成績,不管怎樣對小魚來說都是個打擊。不考試還好,每次一考試,就會讓小魚產生一種他是不是很笨的錯覺。
“這叫應試教育,你并不是從小長在這樣的環境里,不適應也很正常。”沈玉看著愁眉苦臉抱著卷子要他簽名的小魚,安慰他說。
試卷上的分數就沒有一門是高的,就連語文,也因為拼音和作文的緣故扣了好多分。
陳老師告訴沈玉,小魚太過天馬行空,寫著寫著就偏了題,其實陳老師很喜歡小魚,在語文這門學科上,小魚有他自己的長處。
“我覺得對不起老師們,他們每一個都很努力教我,也從來不批評我,還都鼓勵我。”小魚撓撓腦袋,無比沮喪地說。
“那是因為你很認真,老師都喜歡認真的孩子。”沈玉說。
“可是”小魚又看了一眼試卷上的分數,覺得簡直沒眼看。
“分數不能代表任何事,那就只是一場考試,可能某個知識點你沒記住,或者記錯了,但是去學校學習是一種體驗,不能用分數來否認你在學校很快樂的事實,你覺得呢”沈玉耐心地開導小魚道。
小魚垂著眼睛悶不做聲。
“還是你在學校并不快樂,我是希望你感到快樂才讓你去學校念書的,如果你不開心,那我們就不去了。”沈玉說。
“沒有不開心。”小魚連忙說。
“既然沒有不開心,那就別為了分數而不高興,每件事都有兩面性,都是有利有弊有好有壞的,這件事也是一樣,你入學第一年,為什么要去和那些已經上了七年學的同學去比較去一爭長短呢”
沈玉這通話,說得小魚豁然開朗,是啊,他的同學們都已經入學七年,考試都不知道考了幾百場,他這個才上學半年的為什么且憑什么能和他們比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