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給忘了這茬,他只好退出了廚房。
“刺啦”一聲在他的身后冒出來,香氣撲鼻,魚年肚子一下子就“咕咕”叫了起來,他回到客廳,擺好鍋墊,拿出碗盤和筷子,又在碟子里倒好了醋,便等著沈玉將煎鍋端出來。
沈玉連著煎鍋端出來,又進去一趟廚房將二人份的粥端出來,坐在餐桌邊的魚年拿著勺子,就等著先給沈玉盛粥,再給自己盛。
他們家鍋碗瓢盆全在廚房外,廚房里油煙大,就只是做菜,油鹽醬醋也是做菜的時候才拿進去,這樣就不會到處沾上油,廚房打掃起來也方便,無論廚房里外都顯得干凈得很。
兩人坐在餐桌上邊吃邊聊今天的安排
“剛剛我看到哥哥在接電話。”魚年夾起一個湯煎包,先咬出一個小口子,然后嘬里面的湯汁吃。
“嗯,還是跟拐賣事件相關的。”沈玉不像魚年那么愛吃煎包里的湯汁,他先喝粥,才從醋碟里夾了一個已經被魚年吸干湯汁的煎包吃。
“那哥哥今天又不去公司”稍涼一些,魚年會囫圇吃掉一整個,吃的津津有味。
“今天你自己去片場,下午是不是有寫真”沈玉看著魚年鼓起來的腮幫子說。
“對。”魚年嚼吧嚼吧,咽下去才說“哥哥忙的話不用來接我。”
“到時聯系。”
“好”
沈玉沒跟魚年說具體,事實上他接到的電話是有關沈宅里的那些孩子的,甚至可能就會和魚年有關。
因為小小的事,最近全國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的力度又大了許多,剛剛沈玉接到的一通電話是關于最新逮捕的一個人販子集團的首腦供出了一件二十多年前的線索,那條線索跟沈家老宅的孩子可能有關。
沈玉其實很早就在著手調查沈宅收養的那批孩子的線索了。
沈宅收養孩子手續并不是全都正規,但當他們來到沈宅后,就都會有一個非常真實的來歷,這里尤其指的是那些經過人販子手的孩子們。
大部分沈宅的孩子都是嬰兒時期就抱來了,但是抱來之后,他們會將孩子的信息先注冊在某個孤兒院,之后再從孤兒院里領養。
后來由于人數眾多,沈宅自己也掛了一塊福利院的牌子,在當年也是正經注冊過的,叫“三水福利院”,但到底怎么辦下來的沒人知道,而且本來也沒有人會去查沈老爺的地盤,如今這所福利院就成了當年孩子們待過的一個有憑有據的地點而已。
例如魚年那些師兄們的來歷中,就會有一條曾在三水福利院待過這一條。
過去不可能是一片空白,因此沈玉也做過與沈老爺類似的事,他需要給每個跟著他的少年兵一個切實的身份。
當年這件事花了他很大的精力,基本上每個少年都有一段似真似假的過去,諸如逝去的親人或是待過的學校或者孤兒院,都是有跡可循的,而且他們會實地去生活,包括學習當地的口音等等,這才有了如今實打實的經歷。
正因為對這些細節很了解,因此在如今小小這件案子上牽扯出來的許多認親的人,沈玉都會讓人盯一盯,因為這些都是失去了子女的可憐父母,沈玉也會在有相關消息的時候比對這些父母,看看有沒有對得上的人或者線索。
沈玉離開家,去的是公安局。
他是以協助調查的身份前去的。
接待他的是老熟人,支隊長雷嘯,他今年就要調崗,當年調查沈宅失火案件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小警員,如今已經在支隊長的位置上干滿了五年。
他對沈玉的感覺很復雜。
最初那起失火案,當年他的隊長就懷疑火情不簡單,尤其是他們查到了不止一處縱火地點。
但是隨著他們的調查深入,在沈宅附近找到了許多不因為火災喪身的尸骸。
那些尸骸年齡都還小,很多竟然都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