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2世紀是灰暗的,被后來的人們稱作……“灰色時代”!
紀錄片中的男低音,用富有磁性的嗓音說道:“好在,一切都熬過來了,我們探索未知,找到了新的方向……”
“可控核聚變!”
“……人造太陽的成功點燃,伴隨著太空工業、太空植物學以及納米材料學的蓬勃發展,人類文明再次迎來了黃金階段!”
“23世紀后半葉,我們將開啟前所未有的——星際殖民時代!”
紀錄片很燃,還帶了一點夸大的成分,用來忽悠一些普通民眾確實是足夠了。
張遠搖了搖頭,又笑了笑。
核聚變的確帶來無盡能源,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處境,但并不意味著全人類能夠憑此實現極大富裕的生活。
因為石油這玩意,不僅僅是一種能源,還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沒有化肥與農藥,人類的糧食產量直接縮減大半。
化肥與農藥哪里來?當然是石油衍生品。
沒有腈綸、滌綸、錦綸、維綸,衣服的價格大幅上升,絕大多數人買不起衣服,得赤身**過日子。
這些化纖產品哪里來?答案是石油衍生品。
沒有石油溶劑、化工原料、潤滑劑等石油衍生品,90%以上的工業工廠直接停工。
“石油是工業的命脈”,這句話沒有任何虛假。
核聚變能源雖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依舊有開采成本、電力運輸成本與電站維護成本。想利用工業手段,通過電力將無機物強行合成有機物,成本依舊太大,遠遠比舊時代開采石油更加高昂。
到現在為止,許多貧窮小國的人民依舊吃不上飽飯,就是因為缺乏石油替代品的緣故。
好在,太空植物學的蓬勃發展,正在慢慢治愈人類的“石油依賴癥”。
許多工業原料,譬如說高分子纖維、乙烯、苯、甲烷等等,能從太空突變植物中尋找到替代品,而這些植物能夠在地面大規模種植。
就如同某小國總統的高呼:“贊美太空植物學,終于讓我們擺脫了生存危機!贊美!”
……
一個小時后,無人汽車依次經過農業區,工業區,進入城區。
“尊貴的客人,已到達您指定的目的地。本次服務時間1小時02分鐘,收款43元……”
柔和的電子提示音響起,張遠付錢下車,回到自己家中。
“還是家里舒服。”
他先是沖了一個冷水澡,然后打開電腦,登陸公證處網站,興致勃勃地網頁上點擊“財產捐贈”按鈕。
仔細想了想,把自己家的房產證給拍了上去。
網頁上彈出一行信息:“東華市北平街道2236-9號,房間面積163.3平方米,預估價值286.5萬聯邦幣。”
把房子捐獻給社會福利機構!
張遠深呼了一口氣,有點不舍得,感覺自己變成了傳說中的神豪,隨意打賞裝逼的那種……
“捐了就捐了吧,哥就是這么高尚!”
其實也不是他思想品德好。
張遠上無老小,下無兒女,既然下定決心要離開地球,地球上的財產還能帶到飛船上不成?
………………
(ps:每天晚上八點鐘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