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平均收入相差十倍!
夏國已經是地球上,非常富裕的國家了。
不學習,不好意思,上不了太空,“大概率”當低收入者。
總而言之,在普通人眼中,在太空城或者月球基地工作,是非常體面的一件事兒。
“對了,你什么時候會進入冬眠狀態?電視中不是說,航行中的絕大多數時間會在冬眠中度過,一個人的平均清醒時間不超過十年……”
張遠想了想,說道:“這個……要看個人能力。能力突出的話,可以申請晚一點進入冬眠狀態,普通人大概會在木星補給后進入冬眠,一覺幾百年,蘇醒幾年,然后再次進入冬眠,大家輪休工作,如此才能熬過這一段艱難的時光。”
“最終得花費三千年,才能到達目的地。”
“三千年啊。”
小姑眼睛又紅了起來,到那時候,他們早就死了,骨頭都不剩了。
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誰也不會去思考三千年以后的事情。
小姑夫也嘆了口氣:“哎,吃飯吧,先吃飯吧。”
張遠心中感慨。
每一個宇航員都要面對這樣的抉擇,他們需要拋棄母星,拋棄所有,拋棄這里一切的一切……
時光易老,往事難尋,他們這五十萬人,將成為地球歷史的見證者,親眼目睹地球未來三千年的歷程。
聽起來是一種炫酷,實際上又是一種深深的殘酷。
他們,將被整個時代所拋棄。
或許會有人質疑,為何會有這樣的五十萬人。
聽起來很奇怪,真的很奇怪。
因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不走出地球,永遠不知道星空到底有多大。
從宇宙尺度去觀摩地球,會發現人類的家園,實在太小太小,小的令人感到心悸,仿佛彈指間就能夠破滅。
就如同一百年前,深空基金會的創始人,核聚變之父齊遠山教授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航天航空,與利益何干!
氣氛越來越沉默,只剩下一片夾菜吃飯的聲音,小姑夫突然說道:“呃,小晴下一年就要高考了,有什么不錯的專業可以推薦的嗎?就業形勢好的那一種。”
張遠考上的大學是Z大,基本上是普通人通過努力可以考上的最好學校。再加上他在太空城實習過,知道上邊的具體情況。
葉晴晴抬起頭,她已經高二了,性格比較跳脫,不怎么愛學習。從平時成績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也不奢望自己能夠考上特別好的大學。
在她心目中,不讀書才是大解放,只要不讀書就是輕松快樂的生活。
就算真的去菜市場賣菜,也比讀書好。
張遠想了想:“要看她的興趣選擇專業吧。”
小姑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她也沒有特別的興趣愛好……”
這種事情很正常,絕大多數人在高二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未來應該干嘛,也沒有特別完整的人生規劃。
反正老師家長讓他們學習,他們就老老實實學習,只有填志愿的時候才急匆匆地花費幾天時間,來規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