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飛船環繞月球總共繞了四個大圈,才慢慢調整好軌道位置,與太空港口正式對接。
這一項技術的難度不算太大,和空間站的對接比較相似,總共分為遠程導引、近程導引、最終逼近和對接停靠四個階段。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技術也已經相當成熟了。
“各位宇航員請注意,飛船即將到站,請穿上自己的宇航服,進入真空倉,依次排隊下飛船。”
張遠呼出一口氣,穿好重重的納米銀離子防輻射服,這種防護服穿起來就像一層厚棉襖。頭上戴一個厚厚的玻璃罩,檢查完畢后,跟著“游”進了真空倉,然后鉆進一艘軌道列車當中。
“我飄上去了,幫幫忙啊!”身后有個男聲從耳機中響起。
由于沒有空氣,連“游動”這個動作都沒辦法做了,只能抓著扶手向前方一動。
如果四處沒有地方可以借力,又沒有人幫忙,可能會永久性地漂浮在半空中。
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恐怖事故,這位不幸者就這樣漂浮在空間當中,無力可借。最近的扶手距離他只有一米的路程,但無論如何,就是沒有辦法移動一絲一毫。等到救援隊趕來的時候,這家伙已經徹底崩潰了。
所以現在的宇航服,都有一個非常小的噴氣裝置,能夠噴射氣流,以規避這種現象。當然了,這個功能,能不用還是不用,宇宙中的任何一點物質,都是寶貴的。
張遠拉好扶手,將他慢慢拉了下來。
這家伙連稱“多謝”。
這里是人類最大的太空港“龍門7號”,所有的宇航員,將沿著“地球時代號”的中心軸,進入龐大的環狀離心力區。
不僅僅是空氣能夠傳播聲音,任何物質,都能夠傳播聲音,軌道列車的轟鳴聲,通過手上的扶手,傳遞到耳朵中,有一種很硬朗的轟隆隆的感覺。
地球時代號,是“野狼設計局”最得意的作品。
張遠的父親,曾經也是野狼設計局的主要設計師之一。
本質上,它可以看做是一個超大型“氣球”。
除了飛船中軸、引擎室等重要架構使用高強度的金屬外,其余的大多數部位,包括船壁、光帆等等,均是非常輕便的納米柔性材料。
宇宙幾乎是真空狀態,壓強幾乎為0,飛船里邊卻充滿了空氣,按照標準大氣壓,氣壓為1.01×10^5Pa。
內外的壓強差,相當于地球重力下,每平方米壓了十噸的物質,這使得整艘飛船會自發地對外膨脹,以維持設計形狀。
這樣做的好處是,飛船非常非常輕便,又充分應用了納米材料本身超強的抗拉能力。
別看飛船的體積龐大,如同山岳,但是自重還不到80萬噸。
前面有兩位女孩子正在耳機中竊竊私語,不過她們卻無意間開了小范圍的公用頻道。
“據說,飛船船壁的納米材料只有4毫米的厚度……看上去好不安全啊,要是突然間破了怎么辦?”
“怎么可能會破掉?那可是納米材料,本來預計1毫米就夠了,但是為了安全起見,足足增厚了四倍。”
聽他們的對話,應該沒有在太空城中實習過,是一批新人。
李振東回過頭,笑著解釋道:“飛船壁是納米材料以及氣凝膠的混合結構。就像鋼筋水泥一樣,納米材料只有4毫米的厚度,但是還有比空氣還要輕的氣凝膠作為承重結構,所以加起來不止這個厚度。”
“飛船結構也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無重力區沒有大氣,存放各種物質資源。只有環狀生活區才有大氣,里邊是蜂巢結構,被分割成很多個小房間,最外圍的地方是不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