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還有,下午四點去菜場買一方豆腐回來燒。那會兒有供應。”
于凌道“我吃了午飯有事要出去,晚飯你別指望我。”
于朵看看她推著的自行車,“哦,好吧。”
那她中午問一下大院里哪個大媽去買豆腐或者別的什么不。買的話幫忙帶一方。
二姐估計是真有事要去奔波,可能跟她找工作有關呢。
找工作這可是正事,耽誤不得。
想到這里于朵也不免有些擔憂。
一下子回城那么多知青,她努力了幾年的工作崗位不會被人占了吧
這個事情她淡定不了。
幾年的水磨功夫白費只是一方面。關鍵是接下來也不會再有這么適合她的工作崗位了。
宣傳科的臨時工她還知道怎么著力。
要另找就真的有幾分狗咬刺猬、無處下嘴。
可是,如今僧多粥少,她一個普通人也是無能為力啊。
她連高中生都不是,家里也沒有任何的關系、人脈。
一直以來都是沖著宣傳科的工作在努力,旁的也不會。
昨天晚上她也聽到大哥還有對面的周大哥、隔壁的楊大哥等人坐在大雜院里,議論剛閉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來著。
他們幾個工人商量的結果是一動不如一靜。
看看、先看看
這兩年政策的變化巨大,甚至有些變化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互相都是矛盾的。
不說遠了,皇城根下的他們也都有些無所適從。
所以,大家商量后就覺得千萬不要貿然行動,以身試法。
誰知道什么時候風向又變了呢
就算去年這會兒就恢復高考了,今年七月又考了一次。
這兩批被錄取的大學生已經入學了。
恢復高考這一點估計是不會再有波折,但旁的政策不好說。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什么的,這是一下子就推翻過去十多年的政策啊。
還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很多人也不知道思想要怎么去解放
所以大家如今找工作能盯著的,還是政府、部隊以及工廠、供銷社等國營單位的空缺。
可這些地方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
于朵也只能勉強自己壓下這個擔憂,繼續辦板報。
這里掉了鏈子就更沒指望了。
她手上很穩,但內心其實不平靜。
她十分渴求這份能讓自己自立的臨時工。
不能自己掙錢自己花,那命運就是掌握在別人手里的。
這六七年跟著哥嫂過日子有沒有委屈有啊,而且還不少。
但那些基本都是小事情,不是原則問題。
就是那句老話,牙齒和舌頭再好也有咬到的時候。
至于說多做些家務,這就更不是事兒了。
侄兒、侄女還小,嫂子一天八小時都站在工作線旁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