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年前不是只要把三千字交過去定價就可以了么。您悠著點,別師丈和師兄回來看到你累出個好歹,那肯定要心疼的。”
于朵發現高老師經常提起的都是師丈,兒子哪怕提到也多半是順帶。
她覺得和自己身邊的那些媽媽們有些不一樣。
她們都是把兒子看得更重些。
“我著急啊”
“我知道您擔心他們回來看到您的腿難受。可是,除了腿,身體其他部位也得愛惜啊。您送送我吧,順道走走。久做不好”
高老師想了想,拄著拐杖起身。
“之前您預計一天不超過兩小時。就算急著在師丈回來前治好腿,也別超過三個小時。”
高老師點點頭,“你說得對,確實不能涸澤而漁。”
元旦校領導來過,她就知道老頭子的問題可能快說清楚了。
她就想著別等年后了,盡早定好價就趕緊展開工作吧。
當然,那三千字的定價稿肯定得好好弄。
一千字差一元,時間久了收入差距好大的。
走到庭院籬笆初,于朵又問道“您不是有公費醫療么,自己需要負擔的部分應該不多吧”
“嗯,我自己只需要負擔50。可惜49年10月1號前沒能為組織做點貢獻,那樣如今就不是退休而是離休了。可以享受100報銷的待遇。”
這說到最后肯定就是玩笑話了。那會兒參加革命的人誰是奔著這個離休待遇去的
于朵道“解放那會兒您才十六七歲吧”
以前她沒打聽過高老師以前的事。畢竟高老師從前一臉愁苦,哪能不識趣的多問
高老師點頭,“是啊,家里那會兒送我去教會中學,而不是去城里女子中學讀書。錯過了一個進步的機會。你師丈倒是解放前幾年就給地下黨當聯絡員送情報了。后來他家里看他上了特務的黑名單,找關系把他送漂亮國留學去去了。然后他們全家都去了,他50年代中期獨自回國參加的建設。”
“那您跟師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在國外就有書信往來的,應該不是師丈回國后組織上介紹的。
高老師校了一下,臉色露出一些紅暈。
“我們倆從小就一起玩兒。后來他們家都去了漂亮國,沒帶我去就是婚約作廢了。那會兒他把信寄到日不落,然后那邊的朋友再給我寄過來。日不落1950年1月在資本主義國家里率先承認了新華國,并表示想和新華國建交。所以當時民間是能通信的。”
于朵道“漂亮國當時和我們不能通信么”
“通倒是能通,但當時很多科學家跑回國。所以寄回國的信件會被拆封,回國也會受阻撓。”
“為什么日不落要率先承認我們”
高老師道“當時49年,101都率軍打到羅湖口岸了,準備順勢過去收復香港。然后接到主席親自打的電話,讓他不要過去。老人家要把香港作為新華國面向西方世界的門戶。最開始是沒想一邊倒,靠向毛熊國的。后來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們不是被封鎖禁運么。香港那邊的愛國商人以走私的形式給祖國大陸輸送了大量醫藥、軍火等物資。那會兒大家才明白主席的遠見卓識,收回來肯定一起被封鎖禁運了。那樣的話,想搞一只阿司匹林都艱難。香港六七十年代就是因為這個特殊政治地位才迎來了大發展。日不落應該就是因為我們沒急著收復香港,才會在新華國建立后不久就做出友好表態。不過后來,他們也被漂亮國裹挾進了十七國聯軍。”
后來的事于朵就知道了,因為抗美援朝戰爭,我們在50年代還是走向了一邊倒。
華國和日不落正式建交都是1972年的事了。
比和漂亮國建交也只早7年。
但當時還是特殊時期,往來也不太多。懂英語的人才沒借著那次機會翻身。
但漂亮國不同,它是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呢。
而且,那個特殊時期已經結束了。
于朵從高老師家離開,往自己家走。
路上她和袁蓓蓓狹路相逢了。
袁蓓蓓的樣子看起來有些怯怯的,不復前幾年的囂張。
不過,當年她沒參與打高老師的事,于朵也不打算和她計較了。
畢竟袁蓓蓓父母當年也站出來幫過她。,,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