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蘇若寧被調侃,而是因為蘇若寧就是公考培訓發家的。
說起來,蘇若寧也是相當有本事的人,早在當年大學畢業,同學們都還沖著外企去,以拿到外企的offer為榮耀時,蘇若寧就默默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
起初,她是自己選擇考公。在備考公務員的過程中,她發現當下市場的空缺
考公只有輔導教材,而沒有專門的機構。
除此之外,這些輔導教材本身也沒有更詳細的講解,大多數是把各地歷年的真題羅列在上面。
連參考答案正確與否都不確定。
這怎么行
蘇若寧在考公時就直皺眉,但礙于當時要考試,只好自己花時間搜集資料。
那個時候經濟發展正好,源源不斷的新企業被開立,工作崗位也是一年多過一年,與她一起考公的人并不多。
因此,憑借著自己超乎尋常的搜集信息的能力,蘇若寧只準備了一個多月,就成功考到了崗位第一。
在面試之后,進入了一個市直機關當公務員。
由于來自一個公考大省,蘇若寧的上岸受到了家庭的認可,被父母當成是家中的榮耀。
一開始,蘇若寧也以自己的成功為驕傲,只不過等真正進了職場,繁雜的人際關系和瑣碎的工作內容讓她崩潰。
在接二連的熬夜、痛苦、內耗之后,她終于選擇在實習期轉正之前告別體制,重新回到市場的懷抱。
從某種角度來看,蘇若寧是幸運的,那時候市場正好,懷揣著公考的經驗,她在離職之后,直接成為了一名公考培訓講師。
而后幾年,她兢兢業業,名氣大漲,自己成立了團隊,然后又自己做教材,采取差異化競爭。
那時候,她創建的培訓機構不是規模最大的,但絕對是口碑最好的,許多學員通過在她的機構里學習而考了高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那一段時間,蘇若寧許久之后回憶起來,都覺得是自己人生中的黃金時光,每一分一秒都閃爍著粼粼的波光。
收入急速增長,事業蓬勃發展,還有著無法取代的成就感。
從小在一個壓抑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蘇若寧第一次知道原來日子可以過得這么順心。
但好日子總有盡頭。
連續拼了好幾年,雖然事業有成,但父母著急了,催著她結婚。
“再晚就不好生孩子了”母親的催促總是直接又現實,“你還不快找緊時間找個人把自己嫁了,還等什么呢”
于是,蘇若寧猝不及防地從一個成功人士變成了父母口中找不到下家的大齡剩女。
那時候,蘇若寧也不乏人追求,只是在向前一步時仍有躊躇。
最終,在身邊的女性友人一個一個步入婚姻之后,她也無法再拖延,選擇了一個男人交往。
是她創業時的下屬,看上去年輕、帥氣、貼心。
當然,在這些好處之外,對方還有一個隱約的、沒有被蘇若寧宣之于口的優點
對方是她的下屬,在結婚后,仍然需要聽她指揮。
她能夠在這段感情中占據主動權。
懷揣著這樣的心思,蘇若寧與男友交往了半年。在這半年內,男友的確做到了交往之前允諾的事。
他承擔家務,將蘇若寧的生活照看得很好。
蘇若寧的父母原本不愿意于男方稍顯普通的家世,但考慮到蘇若寧愈發上漲的脾氣,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