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諸侯王是所有禍亂的根源,沒錯吧。”蘇瑾認真說道。
紂王想了想,道:“基本上可以這么說,因為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要還有一口吃的,還能勉強活得下去,那么不管再苦再累,他們都能堅持。而諸侯不然,就如同北海袁福通之流,他們野心太大,想要的太多,當現實禁錮了他們的野心,他們就會毫不猶的造反!”
蘇瑾頷首道:“我不是在懷疑聞太師什么,只是感覺很迷惑。我能看出來的事情,以聞太師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來,可若是他看出來了,為何卻一直在舍本逐末,不處理核心問題,反而是等哪里出現叛亂了,再去提兵滅賊。
他究竟是沒能力解決諸王禍亂的根源,還是不想解決這根源,因為只有保證戰爭不斷,才有足夠的軍功賺取!各位想過沒有,若非是因為諸王之亂,聞仲可能有如今的地位?”
“你是說聞太師養寇自重?!”比干憤怒地說道:“即便你是所謂的國師,也不能如此誣陷一位三朝元老,托孤大臣!”
蘇瑾攤手道:“我又沒說你,你急什么?何況我從始至終都沒有說過聞太師壞話,只是問出了心中疑惑。若首相大人覺得我的話哪里不對,那么請你告訴我,究竟是聞太師的能力不行,還是他不愿意解決禍亂根源?”
“這兩者都不是。”比干神情堅定地搖頭說:“你以為諸侯禍亂是那么容易解決的?遺留了數百年的問題,能那么容易解決還會留到現在?!”
蘇瑾失笑道:“這……很難嗎?”
“很難……嗎?”梅伯冷笑說道:“困擾了我大商數百年的問題,在國師大人面前好像只是小事一樁?”
“談不上小事一樁,不過也并非是什么難事。”蘇瑾說著微微一頓,轉身環視著文武百官道:“如果我拿出了解決辦法,你們又待如何?”
比干道:“如果你拿出的辦法確實可行,我愿向你賠禮認錯,并且承認你在大商的地位。”
蘇瑾對著其他的官員們道:“你們呢?”
“我們亦是如此。”梅伯沉聲道:“若你真的解決了諸侯之患,對朝堂,對社稷的功勞將不亞于任何人!”
話音剛落,群臣紛紛響應,盡皆目不轉睛地望向蘇瑾,看他究竟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歷史遺留問題。
“辦法很簡單,用一句話來概括不外乎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蘇瑾將未來無數年后,賈誼的那套成熟理論直接搬了過來,而后又結合主父堰提出的推恩令內容,緩緩說道:“具體做法是,施恩于諸侯,令他們庶出的后代也可蔭賞封侯,闔家歡樂。
只不過,王侯的庶子可蔭賞為列侯,列侯國必須劃分在王侯國的疆土內。如此一來,不出三代,諸侯王之亂可解,此為,推恩令!”
即便是放到數千年后,推恩令亦是削弱諸侯的絕對殺器,漢武帝便是通過這條政令完成了中央集權,諸侯王們即便知道這是一個大坑,也不得不向里面跳,否則的話,就算是造反,那些庶出的子弟們估計也很難再和家族一條心!
而放在這個時代里面,更不用擔心什么水土不服的事情了,完全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