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蹙了蹙眉,神色間有些不喜。
雖說如今西岐還未變成西周,周禮還未成為約束天下的行為準則,但長幼有序的禮數總不能亂吧?
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姬發對于權勢的渴望居然強烈到了完全不顧禮法了?!
太妊的精神狀態不好,可卻將兄弟二人的表現盡收眼底,輕聲說道:“邑考,需要委屈一下你了。”
話音剛落,姬發臉上閃過一道狂喜之色,而伯邑考身上的氣質則是瞬間陰沉下來,低眸問道:“憑什么?!”
“你從小便勤敏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長大至今,沒有犯過一次大錯,道德不缺,再加上你是姬氏的嫡子嫡孫,按照常理來說,你是繼承封國的不二人選。但……姬發的出現,卻打破了這種常理,”太妊輕聲道。
伯邑考霍然抬頭,目光死死盯著太妊道:“若只是如此的話,孫兒不服!”
“滿朝文武有一大半都認為姬發應當繼承封國,何況他的背后還有來自闡教的支持,邑考,這是大勢,是天命,你有什么可不服的呢?”太妊道。
“滿朝文武對于整個西岐的子民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區區百人,也敢妄稱大勢?闡教雖強,卻也只是一方圣教,豈敢自稱天命?”伯邑考反駁道。
“兄長,你對滿朝文武和闡教盡皆不屑一顧,但你連這些支持都沒有啊!”姬發道:“就算西岐的萬民支持你又如何?萬民還不是要靠百官來管理?”
“百官亦是脫胎于萬民,沒有民在,哪來的官?”伯邑考搖頭道:“二弟,我且問你,是萬民組建了西岐封國,還是百官組成了西岐封國?”
姬發一怔,一時無言。
“邑考,你想過沒有,能夠從萬民之中脫穎而出,為官做宰者,必然是萬里挑一的人杰。
有很多人杰更是數十年一出,乃至數百年一出,比如說散宜生和南宮適,放眼整個西岐,你還能找出來能夠比肩他們二人者?
說句最現實的話,逼走了他們,你拿什么來治國?難道要大海撈針般在萬民之中再度尋找嗎?”太妊瞥了姬發一眼,微微一嘆,只得狠下心腸,以自身做刀,欲要斬斷伯邑考的反抗心思。
伯邑考笑道:“就連王侯世子都并非不可替代,何況是兩名大臣?祖母若是不信,便以攝政的身份頒布一則選賢與能的令旨,選出來的賢能用來頂替他們二人的位置,孫兒敢肯定后來者絕對不輸他們二人。”
太妊:“……”
這孩子簡直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勸不動了!
“百官和萬民誰更重要的事情且先不提,我就問你一件事情,你有圣教支持嗎?”姬發問道。
伯邑考輕笑道:“我沒有,可是,我為何要去獲得方外之人的支持和認同,并且以此為傲?
二弟,你說你獲得了闡教的支持,那么請證明給我看他們對西岐的正面意義。
他們幫助西岐將士攻城掠寨了嗎?幫助西岐改善民生了嗎?甚至,他們為西岐子民做了些什么,你現在能告訴我嗎?”
“他們守護了西岐,不受妖魔侵略。”姬發有些心虛地說道,明顯底氣不足。
“哈。”伯邑考哂笑道:“在這些自命為仙的生靈出現之前,西岐遭受過妖魔侵略嗎?事實上,他們帶來的只有危險,沒有守護,畢竟若是沒有仙也就罷了,有了仙,誰知道會不會吸引來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