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斐遵循著渾厚氣運帶來的冥冥指引,身形在火靈秘境層層疊嶂的空間夾縫中穿梭。氣運如無形的絲線,穿透秘境混亂的規則與灼熱的火浪,指向一處極其隱秘的節點。
他破開一層近乎透明的空間屏障,眼前景象豁然開朗。
這是一片相對完整的空間,規模不大,卻迥異于秘境其他地方常見的巖漿火海或破敗廢墟。
空間中央,矗立著數百座形態各異的石碑,它們如同沉默的巨人,排列成某種玄奧的陣列。
石碑表面大多布滿裂痕,飽經歲月侵蝕,但令人驚奇的是,其上鐫刻的文字竟大致清晰可辨,不像秘境其他地方,功法石刻早已被狂暴的規則之力磨滅殆盡。
陳斐目光掃過這片石碑林,這片空間似乎與周圍數個相對穩定的空間碎片相連,形成了一個微妙的“緩沖區”,或許正是這種特殊的空間結構,才使得這些石碑在漫長歲月中得以相對完整地保存下來。
陳斐緩步走入石碑林中,神念如潮水般蔓延開來,覆蓋每一座石碑,面板的提示信息開始不斷出現:
“發現新功法:焚星逆脈訣(殘)”
“發現新功法:九幽鎖魂咒(殘)”
“發現新功法:空冥化虛遁(殘)”
“發現新功法:玄元重劫體(殘)”
...
陳斐看著面板上的功法,體悟當中的修煉方式,臉色逐漸變得古怪起來。
這些功法看似傳承完整,條理清晰,甚至不乏立意高遠、構思奇絕之作。但這些功法很多都帶有強烈的“設想性”和“實驗性”。
它們并非經過千錘百煉、無數修行者驗證過的成熟傳承,更像是某位或某些驚才絕艷的古修,在探索規則本源、試圖突破境界極限時,提出的種種理論構想和推演路徑。
其中不少功法,在關鍵節點上采用了極其激進甚至近乎“自毀”的方式來強行撬動更高層次的力量。
“修煉《焚星逆脈訣》,需引星核煞火逆沖心脈,以極端痛苦激發潛能,稍有不慎便心脈焚毀,根基盡廢…”
“《九幽鎖魂咒》以神魂為引,溝通九幽陰煞,咒成則威力無匹,然施術者神魂亦受陰煞反噬,輕則靈智蒙塵,重則淪為陰煞傀儡…”
“《空冥化虛遁》追求極致速度,需將肉身部分虛化融入空間亂流,長期修煉會導致肉身結構不穩,甚至永久性‘虛化’…”
“《玄元重劫體》引天劫之力淬體,號稱能鑄就不滅之軀,然每次淬體皆如渡劫,九死一生,且劫力殘留體內,形成‘劫毒’,累積爆發時多少不朽玄晶都不夠用…”
陳斐看得眉頭緊鎖,這些功法,淺嘗輒止或許能獲得一些獨特的能力或感悟,但若深入修煉,后遺癥一個比一個恐怖,且都直指本源,一旦反噬,即便是不朽境強者,也需要耗費海量不朽玄晶才能恢復,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道傷。
最麻煩的是,在未真正修煉之前,僅憑功法描述和常規感知,很難完全洞悉其潛藏的致命缺陷。
“難怪能保存下來…這對尋常不朽境而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甚至可能避之不及。”陳斐心中暗忖。
這些石碑的價值,或許更多在于其蘊含的古老規則理念和推演思路,而非直接拿來修煉的功法本身。
陳斐并未因此輕視,依舊認真走過每一座石碑,讓面板完整記錄下所有信息。
知識本身并無好壞,關鍵在于如何運用。這些“危險”的構想,或許能為他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靈感或思路。
不知不覺,陳斐已來到石碑林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