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立在云中,遠眺千里,見淮水主干,波濤洶涌,被外來大水入侵,有奪淮之象,恐怕是要起水災。
南方雨水豐沛之地,現在卻難存雨水,有強風奪水炁離南境,讓明明沃野千里,河網密布的富饒之地,竟然有了旱災之象。
胡修吾屈指計算:‘不對勁,大大的不對勁。’
要知道,這方世界的水脈皆由龍神看管,海中有龍王,江河有四瀆,就連湖泊水井都有龍君龍王。
大陸內部水系怎會紊亂至此,就連隨天地循環,自然管控的陽世,他都沒有見過這般特殊的情況。
陽世若有天災,也是自然調運所引起的,是天數也是命運。可西游世界風雨雷電,霜雪雹靄等天象都由天庭管控,無有玉帝命令,龍王雷神,也不敢私自降雨。
涇河龍王除外。
胡修吾暗暗猜測:‘難道是玉帝命令龍神給南蟾部洲降災。’
人間若是出事,必是天庭作祟。
這可不是胡修吾陰謀論亂猜,這事是有先例的,西游取經路上,就有一鳳仙郡,因在玉皇圣誕那日,獻供齋天,但齋醮過程卻出了岔子,鳳仙郡侯正在禮拜玉帝時,郡侯夫人忽來,和郡侯吵了起來。
爭吵間郡侯口吐穢言,兩人撕扯時還打翻了貢品,貢品最后被狗食得。
好巧不巧,這一幕就被玉帝看見,玉帝因此大為惱怒,令天上燭燒斷金鎖,狗舔完面山,雞捉完米山,才能下雨。
‘可原文中,并沒有玉帝降災給大唐的描述,怕不是黑神話衍生出來的。’
胡修吾想了想,事有輕重緩急,還是要先去南蟾部洲所在的大唐看一看。
水脈失控可非小事,水災旱災都可糜爛千里,使得百萬人流離失所,客死他鄉,原本富饒魚米之鄉,河道干涸,餓殍遍地,枯骨成堆。
西牛賀洲眾妖魔惡已經鑄下,他現在去是為了懲罰吃人的妖邪,大唐的水患還未成型,他現在趕過去,或許還會有拯救黎明的機會。
抬頭觀看太陽位置,辨別方向后,胡修吾朝著長安的方向直飛而去。
人間有事,各地主事官必要匯報災情去往長安,請求朝廷的救援。
想要了解人間災情緣由,胡修吾不需要挨個去當地探查,只需要潛入皇宮中,翻看各地災情奏折即可。
沒準還能找到朝議紀要,看看如今正值巔峰,留下房謀杜斷典故的天策府智囊們,對此事的看法和猜測。
胡修吾的逆生三重已十分熟練,借助高空長風,化氣而飛,順風而行,一日可飄忽萬里,雖差了筋斗云不止一籌,但也遠遠快過尋常仙人駕云而飛。
不過三日,胡修吾就已經飛到了長安都城之上。
都城上,龍氣洶洶,氣運虹虹,此刻是貞觀十三年,正是唐朝氣運鼎盛之時。
朝堂中有明君賢臣,地方上精明的封疆大吏,軍中勇冠三軍的將軍元帥。
唐皇就算是夢入地府,也能得到閻羅禮遇,宰相魏征都能監斬涇河龍王,這樣的朝廷,就算水災背后有仙神搗鬼,也不可能一無所知。
胡修吾幻化成提劍書生,自正門走進長安,逛著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酆都城原型就是貞觀長安,對于長安的布局胡修吾十分熟悉,他不熟悉的,只是這活生生的唐朝民間風貌。
是鼻尖劃過的濃湯香味,仕女走過而留下的脂粉甜味,是撞入眼簾的盛唐風貌,是姹紫嫣紅的盛唐衣冠,耳邊吵鬧著人間紅塵聲。
酆都城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異人人數有限,填不滿龐大的酆都城,酆都城中除了東西坊市外,其他的地方總是和羅酆天的氣氛一致,寂靜安寧。
夾雜在行人中,胡修吾閑逛在長安城西門大街中,感受著相同風景下,不同韻味的長安城。
但胡修吾是忙里偷閑,可不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