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在一邊聽得有些頭疼,訓斥道“別胡說八道,人家高公子是什么身份,誰敢欺負他”
劉綎看起來倒是挺怕自己老爹,挨了訓居然不敢作聲,反倒是那小蘿莉看不過去了,出聲道“爹爹這話就沒道理了,一般人可能不敢,但您看,今天這群響馬賊不就敢么所以我覺得大哥的話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萬一哪個不開眼的笨蛋惹了高公子,以高公子的身份涵養又不好怎樣大哥反正是武人,脾氣上來了,幫高公子揍那廝一頓,不也挺好的嘛”
小蘿莉年紀雖小,但顯然不怕爹爹,而且這話說得好似頗有道理,劉顯聽了居然一時語塞,不知作何回答。
高務實哈哈一笑“這位小姑娘說得確實有理,子綬兄也是一片好意,劉將軍就不要見責了。”
劉顯忙道“是是是,高公子所言極是,倒是劉某思慮不周了。”
高務實看了他們父子一眼,心道劉顯看來真是吃文官的虧吃怕了,偏偏我這位三伯又是文官之巔峰,再加上劉顯現在有求于我,竟然這般拉得下臉,世道人心啊
其實他倒是并沒有因此覺得劉顯的表現有什么不堪,因為他自己當年干過秘書,知道為人下者的難處,像劉顯這般表現反而才是正常人的正確選擇在這個體制下面混,又沒有地位和能力去改變這個體制,那就只能順著來,否則下場一定很難看。
這也是高務實選擇走文官道路“救明”的一個挺重要原因。他要是選擇武將路線,面對的阻力未免太大,只怕終究只能造反,才會有機會改變整個大明社會。可那樣做的話,一是必然生靈涂炭、同胞相殘,二是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似高務實這等比較求穩的個性,自然下意識里就不肯這樣選擇了。
既然劉顯這邊的事情已經談妥,高務實便稍稍告罪,去張家護衛那邊看看情況。張家護衛畢竟是大舅派來的,也算是自家人,雖然剛才聽劉顯說并未死人,可也有傷員,甚至重傷員,必要的安撫工作是高務實一定要做的。
雖然說起來,高務實只是個八歲孩子,就算不去安撫,人家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問題表少爺年幼不懂事嘛,有什么奇怪的你家孩子八歲就能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但高務實既然要養望,自然任何場合下都要表現得非比尋常才行。
這個非比尋常可不是跟人比誰更囂張跋扈,“斗雞走狗輕薄兒”那個套路可不是高務實打算走的。
他要名聲,要好名聲,最好是要能在將來對他推行改革起到幫助的好名聲。
仁和寬厚,關懷下人,這種名聲就是好名聲的一種嘛更何況干這種工作對高務實來說又不是什么新鮮套路,他熟悉得很,門清,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