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一次問題大發了,因為韓爌在“找教材”過程中發現了西游記的某些隱喻,認定其“隱射朝廷,損敗名教,貶刺先帝,諷喻名臣”。
高務實剛一看到條陳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太妙,因為西游記里“貶刺先帝”那是肯定有的,不過這里的“先帝”可能并非指隆慶,而是指嘉靖,甚至可能不止嘉靖一位皇帝。
這種貶刺簡直顯而易見,比如文中借孫悟空之口嘲笑過你家怎么是個道士做皇帝
又比如烏雞國那一段,那國王落水而死,妖精假冒國王數年,甚至差點給烏雞國換了王統大明可也有一位落水之后很快死去的皇帝,然后帝系偏移,“小宗繼承大宗”的哦。
而且吳承恩對嘉靖怨念甚深,類似的隱喻、嘲諷相當多,根本不止以上兩處,而這是高務實“前世”就知道的。既然高務實前世都能知道,難道當今的文人看不出來肯定是看得出來的,問題在于為什么此前十年都沒事,最近忽然出事了,而且把事情挑出來的還是韓爌這個實學派年輕骨干之一。
對此,高務實首先想說我沒有指使過。那么換句話說,這是韓爌的個人舉動。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韓爌與吳承恩個人有仇兩人年歲相差太多,活動地域完全不沾邊,社會地位相差也夠大,不可能產生什么個人仇怨。
那么,是韓爌單純因為選教材發現了問題,還是想借機搞點什么事高務實在不了解情況之前,只能認為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但是現在有個麻煩自己還在閉門謝客,不可能把韓爌叫過來問清楚。所以高務實只能先定了定神,看看韓爌還說了些什么。
韓爌這里指責西游記,除了隱射朝廷、貶刺先帝之外,還有“損敗名教”和“諷喻名臣”兩條罪名。
“損敗名教”高務實懶得細看,畢竟他當年讀西游記的時候根本沒有這個感覺。哪怕西游記里常常說三教合一,但細看卻會發現作者對佛道兩家其實都經常調侃諷刺,每每提到三教,總讓儒家思想壓軸而出。
可見吳承恩心底里還是最認可儒家“名教”這也不奇怪,說到底吳承恩是個中國傳統的讀書人,他幾乎不可能會“損敗名教”。故,這個罪名不過是潮流所致不提這么一嘴,大家很難同仇敵愾。
那么,最后一個關鍵就是“諷喻名臣”了。高務實翻開一看,頓時愣住了怎么這句居然是朝我高家來的
韓爌在疏文中表示,“世德堂本”中所說的“高老莊”就是指新鄭高氏的老家“高老莊”,而且高老太爺打發出門找法師降服豬八戒的那人名叫高才高才可是先文正公高拱的親弟弟這你還有得辯
高務實愕然半晌,也覺得這好像真有點道理,因此認認真真看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疏文看完,高務實總結了一下韓爌的大概意思
其一,西游記中拿豬八戒影射高拱,從“一嘴拱倒斗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與高拱早年倒在和徐階的斗法,最終“滿朝倒拱”對應;豬八戒入贅的高老莊與高拱故鄉高老莊的對應。
尤其是剛才提到的,西游記中人物高老莊高太公的家人高才與現實中高老莊村高拱弟弟高才的對應,這樣重疊的對應關系,說純粹是巧合,實在顯得蒼白無力,只能是確定無疑了。
其二,韓爌認為,西游記還有其他更驚人的第二層隱喻。他認為在這一層隱喻中,吳承恩以唐僧隱喻萬歷,以孫悟空隱喻高務實,以豬八戒隱喻武臣勛貴,以沙和尚隱喻陳矩或宦官們,以白龍馬隱喻實學派。
這一條把高務實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