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翊鈞的思想,你們高家又不是沒有男丁,別說你兒子雖然沒成男,但他都已經統兵作戰過了,怎么就不能做這個都統使退一萬步說,即便高淵還差兩三歲成年,那你還有一堆的弟弟啊朕就算讓你某個弟弟先去做兩三年都統使,也好過把第一任都統使封給一個女人不是
朱翊鈞的這些想法,高務實稍微轉個念頭也就明白了。不過說實話,他也不覺得這件事需要和皇帝爭辯一番,反正對于南疆的事,皇帝這邊頂多也就是給個名義,真正說了算數的還是他高務實。
這里其實有一點皇帝的個人偏見,因為如果真按照高務實之前的設置來延續的話,其實這個“暹羅都統使”給黃芷汀才最為合適。畢竟,黃芷汀代管暹羅已經很久了,而且她還是高淵的生母。在高淵尚未成年的時候,由她出任都統使其實是更加穩妥的。
可以這么說,只要他高務實傳下命令說南疆由代掌,那這個人只要是和他、和高家有點聯系,就一定能代掌得了。這個所謂的“暹羅都統使”,由誰擔任都不重要。
廢話,那是因為有我在
高務實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他心中明白,朱翊鈞之所以這么做,或許要分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是朱翊鈞站在天朝皇帝的角度來看的,那就是他想在暹羅建立一個更加穩固的勢力范圍,而這個都統使就是大明在這個范圍內的代表。
現在好了,暹羅國王還保留著,但大明皇帝卻給暹羅設置了一個都統使,雖然現在的暹羅肯定“不會”反對,但這道理要怎么理清楚呢
第二個層面就簡單了,根據皇帝和自己前番談話,南疆毫無疑問是雙方默認的高家自留地。既然是高家的自留地,他高務實又還要留在京師安心做好宰輔,同時還要負責太子的教育,甚至是將來的輔政,那么南疆就只好交給高務實的嫡長子高淵。
然而這話肯定是萬萬說不得的,因此高務實只能連連苦笑道“皇上圣明天縱,又有列祖列宗庇佑,國家更是眾正盈朝。以上種種,有哪樣是犬子所能相提并論的”
“好了好了,我都不明白你有什么好擔心的。”朱翊鈞擺了擺手,道“你不是溜了黃芷汀和劉馨在南疆么,這生母和姨娘都在一邊盯著,高淵真要有什么不好的苗頭,你去一道手令呵斥他不就行了
朱翊鈞聽得哈哈一笑,道“你呀,有時候就是操心太多。少年人嘛,有些傲氣又如何你以為人人都像你那樣少年老成,總角小兒的年紀就去跟一幫老臣玩心眼兒”
高務實略松一口氣,拱手道“皇上請問。”
朱翊鈞見高務實半晌不曾回話,不由問道“怎么不說話你對這一安排有何異議”
真要說起來,他這都快要束發的年紀了,不過是做個暹羅都統使,你還擔心這擔心那。那你要不要回憶一下,當初我繼承大統的時候還不過十歲呢,這不也有了萬歷中興的大好局面嗎”
至于為什么非要和高家有點聯系,這就是當前的社會心態問題了。畢竟現在還是家天下的時代,而南疆顯而易見已經被所有人看做高家的基業,所有人都會下意識認為必須是“高家人”才能暫代高務實來鎮守這份基業。
高務實心道算了,現在不好理清也沒關系,反正這些細節也未必需要我親自來,只要實力擺在這兒,自有大儒為我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