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可能的,朝廷發下來的銀錢雖多,可對于我等,依舊是杯水車薪,再者,家中已無勞動力的,他們唯有等死的份,或者流落在外成為流民。”
“而那些有勞動力的,自家的都顧及不上,哪還會官他人死活,想當初啊,有多少人背井離鄉,最后在路上活活餓死的。”
這一番話給顧韶音極大的沖擊,圓瞪著眼睛,想要反駁又看著面前頭發蒼白的老爺子,喉嚨緊澀,半句話也說不出來。
薛岫喉嚨微動,壓下聲線中的凝噎,他柔和著聲調道“會好的。”
三老也高興得笑道“是啊,會好的。”
又抬起頭,漆黑的眼珠緊緊盯著薛岫的面容,像是要把薛岫的面容牢牢記在心里“貴人可是姓薛名岫。”
薛岫抿唇,微頷首道“是。”
“即使我等身在桃源,也曾聽聞貴人的名聲,果真如傳聞中那般,是少年英才,有你的存在,是國之幸,亦是我等百姓之幸。”
“言重了,岫亦是蕓蕓眾生中一員,我也只是想盡一份綿薄之力,諸位才是身懷大義之人,若非鄉親們愿意以桃源積水,挽救下縣,桃源不會被大水淹沒,不會使鄉親們無家可歸。”
薛岫說完后,他向棚內的眾人微微一禮,這是百姓應得的,顧韶音見后,立馬學著薛岫向那群老人見禮。
三老的眼中含有淚光,他們的家在桃源,看著桃源被摧毀,只能背井離鄉流落在外的酸楚,涌上心頭后,宛如打翻的調料瓶,五味雜陳。
扣心自問,他們做的一切都值得嗎毀桃源救十縣,可有人記著桃源的大義,可有人會瞧不起他們桃源的人。
直到這一刻,看著薛岫彎下來的脊背,三老眼中淚光閃爍,一切都是值得的,會有人記住的。
曾有人問過他們,為什么不離開桃源,前往別處。
那時的三老沒有回答,望著滿目蒼夷的桃源,心底回答著,他們熱愛著這片土地,他們的根在這,老話說的好,落葉歸根,落葉歸根,即使是死,他們也要回到桃源。
等薛岫的身影緩緩離開后,三老瞧著那年輕又清瘦的背影后,眼底彌漫著一層水霧。
他緩緩轉過身,對著身后亦雙眼含著霧氣的老弱婦孺。
他聲音不大卻又響亮“鄉親們,這就是我們要的答案,我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們沒有說話,卻在心底認可著薛岫,想起那個年輕的后生。
有人嘆道“后生可畏啊。”
“他不一樣,和從前賑災的官不一樣,雖然我沒有念過書,識不得幾個字,但我看人是很準的,他是真的心中有我們,有他在,我們的日子定會有奔頭的。”
“三老,還是你說的對,不過我們也不能待在這里什么事情不干,方才那后生還說會下雨呢,我們還是要在棚子前頭挖條溝出來,可別水淹了棚子。”
話音剛落,還有幾分力氣的人連忙起身,拿著鋤具在外頭挖了一條溝壑放水。
等到了半夜,小雨嘩啦啦的落下,百姓蓋著棉被,聽著外頭的雨聲,心里更是對薛岫高看幾分。
“沒想到那后生竟真的能看懂天象。”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