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夏鳳翔還沒說話的時候。
蘇長安開口說道“祭酒大人,我讓舍妹誦出”
牧序聞言,當即作出請的姿勢。
此刻蘇琳涵手上拿著蘇長安遞給自己的紙張,上面洋洋灑灑百字左右。
才剛剛看到,蘇琳涵便面色激動的看著手上文章,興奮至極。
尤其看著詩詞,如身臨其境,比較起剛剛那句詩,絲毫不差,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故而卻是忘了要誦出的事情。
不過蘇長安在一邊提醒了一下后,蘇琳涵這才反應過來,抬眼看到所有人目光全部聚集于她身上。
蘇琳涵當即有些尷尬了起來。
但是馬上,清了清嗓子后,看著手上紙張,開始誦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從蘇琳涵第一句誦出開始
大殿之內的文人們,臉上無一露出駭然神色。
然后是不可思議。
之后是所有人目光看向蘇長安,只覺得驚艷至極。
到最后
有人苦笑,有人閉目沉浸詩詞之中,有人臉色陰晴不定,有人后悔不已。
靜
整個大殿之內,一片死寂。
便是大殿內不懂文墨的武人們,雖然有些懵懂,但卻也沉浸其中,不懂其意,不明其情,但這首詩詞卻是聽著格外舒服,很是享受,詩詞行云流水,很是浪漫。
朝中出了名的大老粗大將軍蒙秦,都拿起酒杯低聲重復了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然后,杯中酒一飲而盡,連說了幾個好字。
終于
國子監老夫子趙軾,捋了捋自己長須,打破了安靜“中秋詞,自長安此詞一出,余詞俱廢。”
溫哲谷從聽到第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時就已經知道自己要輸了,所以索性完全沉浸其中,當下也是不由道“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而歌,逸懷浩氣,超塵垢之外。”
說著
溫哲谷站起身朝著蘇長安方向,深深作揖“終是我低估了長安小姐詩詞之高,哲谷道歉。”
蘇長安愣了一下,不明白這位大家溫先生這突然什么意思,但趕忙回了禮。
不過荀曠等人卻是明白溫哲谷這是怎么了。
終究是覺得竟然蘇長安無法冠壓,這才道歉的。
不過眾人也不意外,畢竟溫哲谷本就推崇理念為知錯便改,善莫大焉。自省三思,為防不錯。
當下意識到自己錯了,道歉,也是正常。
姚老夫子閉著眼,默默品味這首詩詞,越是細品,越覺得當真了得。
穿著一身紫衣的一名大臣,手上拿著酒杯笑著說道“聞長安小姐,才情一絕,今日得見,又聞此詞,吳某敬小姐一杯。”
說罷,這名看起來三十多歲便已是身穿紫光官服的男子,很是灑脫的一飲而盡。
蘇長安拿起酒杯,也是如此。
這位吳大人看到蘇長安如次灑脫,馬上爽朗笑道“絕代風華,好一個絕代風華蘇長安。”
又一名年邁老大人緩緩開口“空靈蘊藉此詞上半宛如天仙化哈哈哈,倒是老朽愚鈍了,能做出云想衣裳花想容這般詞句之人,本就是謫仙人。還請小姐勿怪。”
說著,朝著蘇長安微微作揖。
蘇長安自是回禮。
有了這些人的開口
在場眾人解釋紛紛愕然神色看向蘇長安。
腦中回想剛剛詞句,只覺得當真是妙不可言,詞句之美,勝于一切。
其中許多人,更是毫不吝嗇贊美之詞,紛紛朝著蘇長安開口。
其中那些本就格外讀書之人,更是不在乎自己身上,如溫哲谷,還有那吳大人一樣,要嘛站起身作揖,要嘛舉杯敬酒,很是颯然。
感慨贊許,絡繹不絕。
蘇長安聽著,不斷回禮都是小事兒,就是覺得怪不好意思了。
但對于出現這樣場面,他倒是沒什么意外。
畢竟這首詞,就算是前世到了現代,也是堪稱千古中秋詩詞,無有任何一首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