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單單是他們大夏,便是北邊的蠻子,西域那邊的許多國家,多是這樣的比例。
但是倭國竟然是一比五,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例竟然差距這么大。
這若是轉手與倭國那邊做交易,豈不就是賺了兩倍,直接賺了兩倍黃金
在場眾人皆是聰明人,無需多說,就察覺到這簡單兩句話中暗藏的巨大商機。
鴻臚寺卿黎春芳這時候站了出來“陛下,不知道長”
說到這兒,這位有些發福的老臣作揖后說道“不知皇后娘娘從何得知。因為臣所了解倭國,荒蠻不說,其上的倭人更是食不果腹,很是凄涼,也就那些官員貴族還算生活不錯。”
夏鳳翔說道“他最近老往翰林院跑,說是從那里看書看到的。他那個人沒什么才學,別的書不愿意看,就喜歡看些奇怪的書,整天稀里糊涂的在院子里躺著,看著就生氣。”
聞言
蘇文清與蘇子沐笑了笑。
其他人紛紛汗顏。
您口中那位可是如今京城最大的才女了,兩篇文章贊遍了天下美人,詠遍了天下雪景,更讓中秋詩詞獨斷千古,您說她沒什么才學。
她要是沒才學,今年冬科不用考了。
荀曠更是汗顏不已,就覺得,陛下是不是在變著法兒罵自己不務正業整天花天酒地呢。
夏鳳翔笑了笑后說道“不過我記得我以前看鴻臚寺的卷宗時,看到過記錄著當年倭國出使我大夏的使團被賞賜了一百兩黃金,但他們卻換了五百兩銀子的事情。”
鴻臚寺卿黎春芳愣了一下。
禮部尚書曹參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那是臣擔任鴻臚寺卿時閱過的卷宗,當時是那些倭國使團的人因為人數問題,一百兩黃金不夠分,所以特定換了五百兩白銀,而且臣記得是他們自己主張說換五百兩。”
黎春芳汗顏,抬眼看到夏鳳翔看著自己笑了一下,后背冒了冷汗,暗罵自己當初查閱卷宗時怎么就跳過了很多呢
這位陛下這幾年來不聲不響的,從來都不多說什么,只是看人,但近幾個月來卻是不看人了,而是出手了,那雷霆手段所有人有目共睹。
其他人黎春芳不知道,但是在黎春芳看來,這越來越像先帝了啊,笑著看人樣子
太嚇人了
夏鳳翔看著黎春芳笑了一下后說道“黎大人是我們這里唯一一個出訪過倭國的人,我只在使團書冊中看到,倭國許多貴族官員購買東西多用金餅,但是具體如何,未曾親眼所見,所以要問問黎大人,當真如此”
黎春芳搖搖頭“陛下,臣出使之時,所見倭國之人皆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他們國家海邊港口與京城內倒是有一些集市,卻也僅限于那個國家的貴族,僧侶,商人這般,黎民百姓很是凄涼,實在是不像有許多黃金的國家啊。”
而說完,黎春芳馬上說道“不過臣倒是想起一件事,去年這時候倭國使團就來了,其中一人購買東西,我讓身邊人帶著去了,看中了一匹絲綢,要五兩銀子,然后那倭國的人扔了一兩黃金就走了,當時臣聽聞后覺得可笑,只當是倭國人故作闊綽,因為倭人對外總是十分虛榮夸張,彰顯自大,所以臣并未多想。”
眾人聽聞,紛紛訝然。
因為這幾件事情說下來,真的就越來越說明皇后娘娘所言不假了。
但那樣一個貧瘠國家,當真有那般多的黃金
若是真有那般多,還會貧瘠到需要大夏幫助
夏鳳翔開口說道“我家那個沒用的皇后說,倭國金銀礦產豐富,但是自然資源缺乏,它是由數個大島組成的蠻夷島國,適合耕作的土地有限,天災地動頻繁,糧食等產物十分缺乏。”
“而且朕剛剛回到御書房的時候,也翻閱了一些先帝留下的關于倭國的卷冊,上面確實也寫了這些。”
黎春芳想了一下后說道“回稟陛下,確實如此,那島上臣當年去時,著實嚇了一跳,因為實在是荒夷,一些地方百姓雖然在我大夏教導下開始種植水稻,但是多地不適合種田,而且與那官員交流時,也說十分羨慕我大夏朝地大物博。”
戶部侍郎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倭國與我國貿易之上也多是以生活用品居多,如今經歷了許多年發展后,這才才慢慢以瓷器,絲綢等奢侈品居多。”
在大殿內眾人這時候已經慢慢地才從自己腦中想起關于倭國的一切。
實在是不怪他們,畢竟那么一個小小的國家,他們往日里根本就不在意的,畢竟與大夏做貿易的附屬小國實在太多太多。
倭國甚至都排不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