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安聽到掃凈了,有點兒奇怪。
畢竟宮里會有人掃雪這事兒他知道,大街上的也有人掃不都是商家自己隨便掃掃門前的嗎
這么想著,蘇長安伸手撩開了車攆前面的專門換上用以保暖的厚簾子。
但是
就在蘇長安才撩開簾子后,表情卻是猛然一怔。
因為眼前街道十分干凈,那青石板鋪成的凹凸不平大道,干凈異常,別說雪了,便是素日里常看到的塵土或是其他臟物也不見一絲。
但
真正讓蘇長安表情愣在原地的是街道兩側。
有許多百姓,男女老少皆有,一些人手上拿著大掃把,一些人就拿著家里用的小笤帚。
人人裹著大棉襖,許多人凍的臉上紅撲撲的,一些孩童都恨不得縮在自己小小棉襖里邊,年幼點兒的拖著鼻涕。饒是一些民家女子也是抱著懷里的掃把,頭上都裹著布,擺明拿來取暖的。
而就在就站在道路兩旁老百姓身前,堆積著那與塵土交融的雪,高高壘起,猶如兩條壁壘,不讓任何人越過去走到那素日里他們常走的街道之上,更加阻擋了垢塵跑到大道之上一般。
一眼望去,整條御道,還有那朝著蘇府方向走去的坊市街道,皆有百姓,所經之路,皆無積雪,皆有白色壁壘。
不過
蘇長安看到這他完全沒想到的場面,有些措手不及而訝然愣在原地。
那些來自太仆寺的禮樂之人,鴻臚寺以及禮部的見禮官員們。
還有赤霞軍的人。
無一例外皆是一臉訝然。
萬民開道,迎送國母。
如此場面,翻閱大夏歷史有,但極少
昔年圣懿仁德皇后娘娘,因其仁善愛民,多有親近百姓舉動,微服私訪之時被百姓所認出,從而有百姓慕名而來只為相送。
更有圣醫善仁皇后娘娘,因在位之時事事躬親,愛民如子,曾經洛安周遭萬寧縣發生瘟疫,善仁皇后親至幫助一起救治百姓,因勞累過度而昏闕,萬民感恩而十里相送其回京。
等等
但
當下看著眼前這場面,禮部之人,鴻臚寺之人紛紛表情震驚,尤其看到當皇后娘娘走出車攆時,所有百姓那被凍的發紅,更分外質樸面容之上露出的喜悅興奮笑容,更讓這些前來送娘娘回蘇府,行禮制的官員們無一不駭然至極
當今皇后娘娘何等仁善親民。
這件事兒在場官員無一例外皆是知曉,甚至親身經歷的,畢竟因為婚禮章程緣故,蘇長安時常會因為無聊緣故,所以跑去禮部還有鴻臚寺。
雖說去鴻臚寺有時候也是去看看李星月學習禮儀的樣子,還有纁夏她們幾人。
但經常會遇到一些官員,不過本來就沒什么,所以蘇長安經常跟那些不知他身份的官員閑聊,后來被知道了,官員們驚訝,不敢造次,但蘇長安卻是毫無所謂,下次遇到依舊拉著閑聊。
一來二去的。
這兩個衙門的官員對于這位皇后娘娘更是敬重,尤其蘇長安偶爾總是出口成章更讓官員們打心底里欽佩仰慕。
但是
他們沒想到這些百姓們竟然會自發
竟然會自發將皇后娘娘回府的大道清掃的如此干凈。
圣人言,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曠也。
而今皇后娘娘仁善,但國母之位何義證民心,以行為證
陛下與皇后娘娘大婚,洛安城內百姓舉動,所有人有目共睹,其已證明陛下與娘娘如何得了民心。
民心所向,朝中官員無不感慨,尤其是魏玄成,嚴詞這些官員回來時親眼目睹這一幕幕更是感激不已,只覺大夏雙圣如此,何愁不更上一層樓。
今后陛下與皇后娘娘傳記之上,自然有所記錄。
但是當下這一幕
卻是真正可證明陛下與皇后娘娘如何得民心的事件
在場官員紛紛駭然之余,更是激動萬分,他們本就仰慕蘇長安,當下看到這一幕如何不激動,民心如此,民心如此啊
百姓們看到從車攆中走出皇后娘娘。
今日蘇長安實在拗不過孫尚宮她們,所以稍微打扮收拾了一下,不過臉上依舊沒涂涂抹抹,只是衣服換了身衣服,然后頭發稍微弄了一下。
但即便是這樣隨意打扮,卻也是美顏至極,尤其蘇長安一襲白衣,不過倒不是往日里那般素雪純白,而是有些藍色花紋點綴,一頭長發也不再隨意垂著,而是輕輕綰起,插著的是自己媳婦兒親手做的有些粗糙的木簪子。
氣質如蘭,雙目湛湛有神,頰邊微現梨渦,秀美無論,白色衣衫之上那膚色晶瑩,柔美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