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不在燕地的那座燕州城內,而是在燕州城之外。
在這風雪夜之中走入山林之內那座巍峨燕王府,景色絕美。
夜深雪重,時聞松柏斷枝、竹折聲。
孟少安是讀書人,雖然沒考取功名,但卻依仗著燕王世子夏知許賞識,平步青云,短短數月已經升職為王府長史,以及涿州司馬的位置名分。
可謂是年不過三十,卻已經領了四品官職的青年才俊。
而且涿州被之前漠北蠻人迫害雖然算不得多厲害,卻也是需要重建,尤其膠東之地與涿州相連,可謂是重中之重。
不過孟少安聽從圣人言中如何為官,如何做官,如何為百姓做事的教條,這短短幾個月來,已經得了不少民心,更是將涿州打造的有了昔日模樣,更不斷安撫災民,與百姓一同下地開墾,為來年開春播種做準備。
除此之外,更是剿匪安民,斷冤案除惡霸,可謂是真真切切做到了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因此,百姓們私底下都想著這二十多歲的官老爺是真正的好人。
而也因此,不少受害之地的百姓聞言涿州有位這樣的愛民如子的大老爺紛紛跑來定居。
行走在這大雪之中,孟少安并不著急,因為今日早間收到了世子夏知許傳喚后,他就快馬加鞭趕來,當下時辰尚早,加上聽聞世子爺在接待客人,也就故意放慢了腳步。
燕王府可謂是就蓋在那座矮山之上,景色極好,尤其山中還有一處名為神仙臺的地方,是燕王夏晨峰專門打造出來招待賓客之地,而且這矮山雖然不比其他群山峰巒,但就在那矮山最高處,卻是存在一棵古松巨柏,今夜雪滿青山,那古松更是在月色之下猶如圣潔至極,尤其是在這月色之下。
孟少安遠遠看著那古松,不由感慨了兩句,更是因為今日這大雪,想到來年必定是豐年而替百姓欣喜。
他孟少安在襄州雖然被稱為獨占半州文采更被世人贊許若做學問,必定成名流千古的大儒。
但
對此,孟少安嗤之以鼻,他讀書,只為報效國家,效仿昔日治世能臣,展一身抱負,載于史書之上,得一賢相名號。
跟在孟少安身邊的王府下人聽到孟少安即興所作詩句,馬上拍了馬屁出來。
對于這位襄州大才子,許多人都看得清楚,以后,必定是世子殿下身邊的左右手,所以當下趕緊拍馬屁,以后少不得還能被提攜一下。
孟少安無奈,他不是很喜歡官場溜須拍馬的行為,但心里也知曉這種事情,無法避免,因此只是微微一笑,不愿多說什么。
來到王府這邊的時候,王府管事聽聞是孟少安來了,馬上請了孟少安這位貴人進府里,而后立刻就去通報了。
被請到待客地方的時候,孟少安發現來的人不僅僅是他,還有其他燕地各州官員。
看到孟少安,所有人紛紛站起身作揖,無一不是客氣有加。
孟少安不敢驕縱,十分謙卑逐一回禮。
而后,孟少安靜坐在了一處空位上。
坐在孟少安身邊的是名中年男子,看起來尖嘴猴腮,還留著山羊胡,只是看長相就給人一種不是個好官的感覺。
不過這位官員可不是尋常官員,是檀州別駕,若是論官職是要比孟少安要官大一級的。
這位官員看著孟少安輕聲問道“孟大人可知世子殿下如此著急召見我們,是為何事”
孟少安先是看著這位官員微微作揖“杜大人。”
而后搖頭說道“下官也不知世子殿下是何事。”
名為杜預的杜大人笑了笑不再說什么。
不過
孟少安看著這位杜預杜大人,他知曉這位杜預的事情,夏知許給的評價是有能力,但是沒大志向,就一直守在檀州。
檀州因為之前漠北蠻人入侵不在其路線之上,故而未被牽連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