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翰林院內,晏殊依舊在這二樓的書室內看書。
翰林院的書室,其實也就是天子的書庫,天子所要看的書都是從這邊送出的。
所以書籍頗多,而且這地方很大。
翰林院內的人,除非天子傳了紙條過來要書,否則一般極少過來。
每日這邊也就是翰林院內的那些宮女宦官們打掃一下。
但是晏殊卻是格外喜歡這里,每日早間天未亮,便在翰林院登記了考勤后,就動手開始打掃這里,然后就在這兒開始看書。
晏殊是翰林院修撰,主要是幫著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
但是當今天子這邊,極少需要用到他們的,所以也就偶爾幫著門下省,中書省,還有尚書省這三省幫忙了。
如今馬上年關,三省六部九寺都不怎么忙,因此翰林院這邊其實也是清閑的。
這就給了晏殊許多看書的時間。
諾大的書庫內沒有地龍,但是晏殊穿得厚,就靠在窗戶邊翻看著手中的書,手冷了,就用嘴哈兩下然后搓搓,然后繼續翻書。
晏殊家貧,小時候看書都是幫著村子里大戶打工,然后也不要工錢,就跟大戶借書看,算是用勞力換書了。
后來拜了村里教書先生為師,就開始看學堂里的書,再往后到了京城,國子監內可以抄書賺錢,也可看書了,他就繼續這樣看書,偶爾會跟身邊的柳三白,柳軒他們借書。
不是晏殊自己不買書,而是實在買不起,日常在期刊所在得到的銀錢,還有一些抄書得的錢,晏殊都會托了同鄉送回家中母親手中,所以他這邊,只得厚著臉皮如此看書了。
因此可在這翰林院書室如此愜意看書,晏殊爭分奪秒,不敢有絲毫耽誤,也是分外珍惜機會。
突然,寒風從晏殊略微打開,用來給書室內透透氣的窗戶縫隙中偷溜進來,更很是調皮的吹了吹晏殊手中書,但翻頁未成,反倒是讓晏殊感覺到了涼意。
不過晏殊倒是不在意,縮了縮身子,搓了搓手后,繼續看書。
但下一刻,晏殊聽到了腳步聲。
抬眼看過去,卻是個姿色不俗的宮人。
宮人手上拿著掃把與麻布,不過像是早就知道了晏殊會在一樣,看到晏殊,宮人立馬行了禮,更是嬌柔道“晏大人。”
晏殊小心放下書,站起身作揖回禮,然后笑了笑后說道“這里我已經打掃過了。”
宮人聞言,看著晏殊很是嬌媚眨眨眼。
但晏殊卻是不再去看這位宮人,重新坐了下來繼續看書。
宮人微微蹙眉,難免有些自怨自艾,想要說話,但看著晏殊認真看書樣子,又有些于心不忍,只好行了禮后,轉身離開。
實際上,她就是知道狀元郎在這兒呢,畢竟自打狀元郎來了后,每天天不亮就在這兒,若是無其他事,更是會看書到黃昏才會離開,而且她更加知道,今日顧池魚顧大人不在,所以才特意打扮了一番過來的。
但
狀元郎人是很好,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從無任何驕蠻樣子,但
就是不解風情。
自己這樣子,多少人都要多看上幾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