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載開口:“將軍今日來,不會是為了為難我這個學生的吧。”
典君明哈哈一笑,擺手道:“姚老先生說笑,我敬佩子玉兄弟來不及呢。哪兒能為難啊,這不話趕話聊到了嘛。”
說著,將嘴里甘蔗吐了后,看向李子玉問道:“不過既然聊到這兒了,子玉兄弟啊,你說說咱蜀地的官,跟京城的官,有什么不一樣的”
李子玉剛剛已經察覺到了典君明給自己挖坑,眼下回答更為謹慎:“沒有什么不同,都是大夏官員。”
典君明放下手上甘蔗笑問:“不一樣吧,如今京城聽說可沒人敢貪墨嘍,而且一旦為官,出則“排場”,入則“氣場”,這事兒在京城也不見了是吧。但你瞧瞧我們蜀地,了不得啊,也就是你這兒了,放其他縣,那些個縣老爺們,打眼一瞧,穿著三品紫袍一樣的排場。”
李子玉看著典君明:“將軍,他人如何,與我無關。就是不知,將軍此行前來是為何。”
典君明笑道:“與你自然無關,做官兒做人,七分想著自己,還要余下三分,想想朝廷跟百姓,那些人啊,九分想的是自己個兒,一分想的是人情世故。你不一樣,你十分兒想到的全是百姓。”
這樣說罷,典君明站起身拍了拍李子玉的肩膀:“百姓需要你這樣的官兒,好好當官兒。”
說著,看向姚元載:“姚老夫子,您老的學生不錯。但世道不讓他好好當官,該如何.”
姚元載開口:“世道不公,便立于世道之中,做那公道之人。”
典君明笑了起來:“和光同塵,若是同不了,或是無人保,三次啊.老先生,您老的學生可是被殺了三次了。”
姚元載看著典君明:“典將軍還請有話直說。”
典君明直接開口:“世道不公,就讓世道變公,我蜀地百姓如此,先生該知為何,難道就什么都不做”
姚元載立馬回答:“老朽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
典君明接道:“手無縛雞之力,但卻能拿起筆,寫下千鈞之字!今日典某人前來,就是想請先生,給典某人給個文章。”
李子玉看著典君明,抿抿嘴唇看著這個一直掛著笑的大將軍,心中好像已經有些知道這人要做什么了。
姚元載問:“寫什么.”
典君明笑著開口道:“還我蜀地光明的討賊檄文!”
李子玉表情一怔。
姚元載再問:“典將軍口中所說討賊,哪個賊!”
典君明笑道:“蜀王夏豐燁!”
姚元載直勾勾看著典君明:“蜀王何時為賊!”
典君明笑著擺擺手:“老先生不用這樣,你寫就是了,而且放心,我也不會打子玉兄弟主意,讓你們兩位投靠我什么的,兩位乃是夏臣,我也是大夏之臣,今日討賊,便是為我蜀地百姓討賊!所以,老先生寫吧。”
說到最后,典君明指了指桌上筆墨。
但說到這兒,典君明看著姚元載表情,接著說道:“之前跟聽雨那丫頭聊天,她問了我個問題,說是有山賊抓了一些人,然后有人去救,山賊說兩撥人,這邊是一個人,那邊是十幾個人,你只能救一邊的人,那問題來了,是救一人,死另外十幾人呢,還是救十幾人,死那一人.”
典君明手按在刀柄之上,笑著示意了下大棚之外,“老先生,蜀王不死,蜀地沒個安生日子啊,現在指不定就有人死呢。當然了,你不寫也無妨,我讓人殺了這兒這些百姓,絕不動你二人一根毫毛,但他們就全死了吧,李子玉為官殺民,他是郡主保著的人,郡主是蜀王女兒,我這出兵理由也來了。”
“所以說,您老決定,是寫了后死一個蜀王,還是死這里除你二人之外所有人!”
李子玉護在姚元載身前:“典君明!你要造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