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聽起來很離譜,但希臘化是目前羅馬汗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而且不止蒙古人在希臘化,連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的大臣們,乃至一直自詡有文化的漢人軍政首領,都在時刻面對這個麻煩的情況。
這個問題,最早還是一些保加利亞官員提出來的。作為汗廷發家的地方,保加利亞人在高層官員的比例里很大。但隨著汗國的擴張,建立起來的,卻更多是一種基于“希臘規則”的秩序。
紫帳的制度,號稱是源于唐制,實際上摻和了大量遼、元的組織方式和名詞,但在執行上,又偏向希臘傳統。比如他們的軍府,就是唐朝的制度和希臘人的習慣糅合的產物。至今,在一些希臘語的文件里,還把它稱為“軍區”。
在歐洲,也只有希臘人的組織制度,和唐朝最為相似,能夠便于吏民理解。其他那些國家,哪怕制度最完善的法國,都差了不少。所以,這種情況恐怕很難避免。
這些保加利亞人質疑,我們到底是用的是適當改造、以適應本地的漢制,還是借助漢制升級了一番的希臘制度
如果是前者,尚且還能接受,相當于大家一起學習塞里斯人先進經驗。如果是后者,這些保加利亞人心里,就難免會開始嘀咕了。
保加利亞王國立國已經數百年,而且常年在和希臘人打仗。雖然深受希臘影響,甚至多次被羅馬帝國統治,但他們的獨立性一直很強。
作為有經驗的官吏,他們也能看出,紫帳汗國引進的漢制,比東羅馬制度更加強調中央集權,能夠消弭地方的獨立性。這樣下來,會不會導致保加利亞人從此消失,也被希臘人同化呢
總之,作為羅馬的一部分,他們完全可以接受,甚至以此自豪,畢竟現在這個羅馬帝國,就是他們率先響應,一點點打出來的。但要把他們都變成希臘人,那大家肯定心里不舒服。
而保加利亞,甚至算是情況比較好的。
從阿斯巴魯赫汗率領保加爾部落遷徙到這里開始,保加利亞已經立國近八百年,有自己的傳承和歷史記憶。但其他地區,比如瓦拉幾亞乃至塞爾維亞,都是在羅馬衰落收縮時才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距今不過一兩百年而已。現在紫帳汗國統一了各個地區,推行希臘制度,很可能就把他們一下又同化回去了。
至于其他地方,比如摩爾達維亞和克里米亞,以往連個成型的政權都欠缺。現在紫帳汗國在那里推行屯墾,建立軍區,組織軍團。可以想見,未來也會希臘化的。
這不就等于,大家拼死打仗,卻給希臘人做嫁衣么
紫帳汗國高層的東方人,可能不怎么在乎。就算真的如此,他們自己也加入希臘不就行了。但保加利亞人,顯然是最不能接受的。
上次希臘人就請了個亞美尼亞皇帝,給保加利亞人治眼,到現在大家還記著呢。到時候希臘這么強,再找個能打的人帶隊,保加利亞人估計又要遭殃了。
對此,汗廷目前的策略是,盡量用羅馬旗號,規避希臘要素。
在紫帳汗國開設的新行政區,不管以前叫什么,現在統一用漢字的“大秦”作為正式名稱,用希臘語的“羅馬”作為發音。
按理說,拉丁文才是最正統的,但現在“拉丁”已經有了別的含義,一提拉丁語、拉丁人,大家想到的,就是西羅馬故地的蠻子們。這個詞已經被蠻族污染,不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