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了指地圖,說道“從遼陽行省到別失八里,整個大元北境遭到了攻擊。”
“所以,當時已經抽調不出兵力了”帕帕多普洛斯問。
“是的。當時滅宋戰爭還沒結束,元朝兩頭作戰,自顧不暇。”郭康繼續解釋道“還閑著的漢軍諸衛,全都北上鎮壓蒙古人去了。忽必烈甚至要緊急從南方前線,抽調人手回來,哪還有多余的兵力管日本那種地方。”
“這大汗,怎么天天去鎮壓蒙古人”奧特里福斯嘀咕道。
“總之,第二次討伐日本,就是這么倉促開始的。”郭康無視了他的疑問,繼續介紹道“主持軍隊的將領還是上次那幾個,但劉復亨所部,這個時候在淮西鎮守。那地方比日本重要太多了,抽不開身,所以這次一個主將級別的河北人都沒有了。”
“這不是更糟糕了么。”佩迪卡斯問“沒有一支可靠的骨干部隊,他們準備怎么登陸”
“有倒是有。忽必烈給他們配屬了水軍萬戶張禧所部近萬人,這些算是河北兵。不過其他部隊的素質更差。”郭康說“北路軍里,忻都手下的蒙古兵,之前跑路回家時遭到風暴,損失應該也不算太大,但導致大家直接散伙了。所以這次,只能臨時征召一萬多名刑徒從軍。”
“高麗人也增加了不少兵力,帶來至少一萬士兵。但這些人說實話是降低全軍平均戰斗力的。”
“作為補償,忽必烈讓南宋降將范文虎,招募張世杰潰軍和自愿參軍的江南人,組成南路軍。這支部隊在寧波集結,準備渡過東海,和之前那支北路軍直接會和。”
“這支軍隊戰斗力怎么樣”佩迪卡斯問。
“跟波斯人差不多。”李玄英嘀咕道。
郭康連忙示意他別亂插話,繼續說道“南宋的士兵訓練和軍備水平,是非常堪憂的。這也是南宋朝廷一直以來的國策。”
“南宋早期,執政的秦檜就開始有意降低軍隊戰斗力,任用將領時,故意挑選駑鈍的人,鼓勵大家不治兵而治財。軍營里充滿行商坐賈,沒人進行訓練。”
“到后來,南宋朝廷派人考察軍隊,發現兩萬人編制的軍中,能穿的動鎧甲的只有六百多人。紙面的鎧甲數量,已經失去意義了。到這一步,算是完成了目標。”
“這是什么奇怪的思路”搞水利工程的老學究博爾詹,表示不能理解。
“南宋的立國基礎,是和金國對立共存的國際秩序,這個秩序對南宋的統治者是最有利的。”郭康解釋道“如果軍隊戰斗力太強,會打破這個秩序,所以要削弱一點。”
“當然,太弱也不行。好在金國的戰斗力也就那樣,壓力其實不算很大。”他想了想,又補充道“總之,對朝廷來說,打贏了、打輸了,都是很尷尬的事。所以不如給歲幣,直接不打最好。”
“這種國家也不知道怎么維持的。”博爾詹很是無語。
“你看,這不就完蛋了么。”郭康也不想糾結,趕緊結束話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