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日本這邊。”郭康指了指海上“處于弱勢的日本南朝政權,已經通過在朝鮮的人員,和他們提前建立了聯系。但北朝方面也對此有所了解,在面對南朝和半島的方向,增加了防御力量。”
“為了達成突然性,一舉成功,王保保派遣大量投降的高麗人,冒充元朝士兵,在對馬海峽附近活動。他還特意讓一批高麗士兵偽裝成元軍,如同上次一樣,率先攻擊對馬島,讓日方以為,這次也依然是以此為主攻方向。”
“在日本守軍擊退高麗人,慶幸又獲得勝利的同時,他采用女真人的建議,從北方出發,沿著女真海賊當年的路線,直搗日本北朝腹地。”
“新蘇丹足利氏,遭到王保保手下河南軍團的攻擊,慘敗而歸,本來就不穩的國內形勢瞬間爆發。再加上元軍以調停南北朝爭端為借口,還給出了較為可行的方案,讓很多領主喪失了抵抗的意愿。”
“他們是怎么調停的自己來監督”皇后看起來有些興趣。
“對,而且他們設計了一套很巧妙的選拔方式。”郭康說“他們提出,南北朝兩個世系的合格人選,都有資格就任哈里發,既然如此,不如改革選拔的方式。”
“官吏們在京都的大寺中,打造了一尊金瓶,由諸位高僧、出家貴人等,組成一個委員會,負責統計兩個家系中,有資格的繼承者,并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人選,進入抽簽環節,在行省官府和一眾人士的監督下,于大寺中,現場用金瓶抽取下一任哈里發。”
“征東行省又模仿云南的經驗,任命哈里發為日本總管,擔任協調的角色。足利蘇丹宣布辭官歸隱,出家為僧,放棄世俗軍事職位,加入寺廟委員會。其他的領主們,都有一些調整,把領地整編為路、府,并在關鍵地區設置達魯花赤監管。”
“這套制度從目前看,運轉的還不錯,日本人也能接受。王保保去世之后,依然維持到了現在。”
“這簡直是完美的制度。”博爾詹稱贊道“貴族議會協商決定事務,叫做共和;抽簽選拔,叫做民主。這二者,都是古典時代就有的、經過了長期實踐的成熟制度。而元朝軍隊和軍事統治者的存在,則扮演了僭主的角色。”
“這幾個制度,缺點和優勢都非常明顯,而且很多時候是彼此互斥的,古代希臘人已經深有體會了。而現在,他們能把民主、共和、僭主三個方式融會起來,這一定是個偉大的政治理論家的創造。”
郭康覺得他吹的有些太夸張了,不過博爾詹似乎和這個時代很多學者一樣,有一套奇怪的理論,而且對遙遠的東方,也總是有些不切實際的想象。當然這一點大家其實都差不多,他也不好說人家什么
“政體什么的我們之后再說。”他打斷博爾詹的高談闊論“總之,這些就是我之前收集到的關于那邊的資料了。”
“這些應該是幾十年前的了。”王大喇嘛說道“趙亮,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新動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