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李玄英十分自豪“其實只要深入了解,你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國家比你們想象的羅馬得多。”
“我們確實了解不多。”澤里克磕磕巴巴地說“最開始,我們只聽說,這里是個東正教汗國而已。”
“嚴格來說,我們其實也不是汗國。”郭康糾正道“雖然大家都喜歡喊我們羅馬汗國或者紫帳汗國之類的,但實際,我們羅馬是個元首制國家,只不過元首長期以來世襲罷了。”
“是的。”李玄英點點頭“我們的正式名稱,一直是忽里勒臺與羅馬人民,而不是真把自己叫做羅馬汗國。”
“這名字好像有點面熟。”朱文奎好奇地說。
“這也不意外,因為忽里勒臺制度下的蒙古,性質其實差不多。”李玄英指出“從成吉思汗開始,雖然大汗們越來越不重視忽里勒臺的權威,但蒙古汗國本質依然是個元首制國家。”
“到后來,忽必烈率領河北軍團渡過土剌河,武力解散了和林忽里勒臺。至此,才算完成了向帝國的轉變。”
“這樣啊那真的還有點像。”朱文奎略有些驚訝地點了點頭。
“我懷疑這幾個國家,在最早的時候,都差不太多。不過蒙古早期的記錄不多,也沒法判斷了。”郭康說“現在連成吉思汗的律令,都基本失傳了,也不知道他們當時具體的法令和組織的細節。”
“這才多少年啊。”朱文奎算了下,搖頭道。
“主要是人為破壞吧。”李玄英解釋說“他當時本來希望,后世黃金家族所有成員,都能堅定奉行這套法律的。但他制定的那個叫啥來著名字我都記不住了,大概叫黃金律法吧。這東西可能就傳了一代人,然后就沒什么人聽了。”
“剛才說的忽必烈,就帶頭破壞黃金律法,而且還是破壞一些基本條文。最早的時候,按成吉思汗的命令,不準給他制作畫像這是一種常用方式了,是借此強調神性的。”
“忽必烈不但找人了成吉思汗像,還聲稱自己和爺爺長得像,要求按照他自己的樣貌來制作。現在到處流傳的畫像,其實面都是忽必烈。”
“這種方式,同樣是強調自己合法性的吧。”讓娜說。
“是啊,這屬于常用方法了。”郭康點點頭“伊爾汗國為了控制波斯地區,就制作了大量先知的圣象,然后畫個大汗臉,四處散發。這種圣象流傳頗廣,我們這兒都有。”
“到了帖木兒時期,圣象就變成帖木兒臉了。我們娘娘廟里頭那個雕像,就是帖木兒皇叔親自出資贊助,專門讓希臘雕塑家照著他的臉雕刻的。”
“中原人也一樣。”李玄英說“我聽說,武則天為了篡奪我們李家的皇位,就制作了按自己的臉雕刻的佛像,以此抬高自己的神圣性你看,大家其實都會。”
“那這也就不奇怪了。”朱文奎贊同道。
“是啊。我還見過你太爺爺的畫像呢。那個臉,大概是”李玄英抿起嘴,在下巴比劃了下“就,大概是這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