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子,這是如何判斷出來的”朱文奎今天已經被驚了好幾次,但還是覺得他說的有點奇怪。
“因為我們這邊,最依賴羅馬人這個身份的,就是我們這些同樣自認為漢人的人。”郭康回答。
“愿聞其詳。”“朱大架子”居然主動低頭拱了拱手。
“世子太客氣了。”郭康也回禮致意。
“首先,當然是因為真的有這個認同基礎。畢竟,這種情感和認同,也不是平白而生的。”他解釋道“歷史總是延續發展的,不可能天兄突然一個下凡,就一下子讓大家變得羅馬起來了。”
“這倒是。”朱文奎點點頭“我們又不喜歡戳天兄玩,確實不會因為天兄突然出現,就表現得像個羅馬人一樣。”
“呃”郭康覺得朱文奎對“羅馬人的愛好”可能有點誤解,不過他正在講道理,就沒分心去說。
“怎么說呢羅馬在歐洲,大致就像華夏在中原。”他比喻道“雖然沒有華夏一脈歷史悠久,但他們在這里,也曾經是古老強大的文明。至今,很多蠻族都以自己與羅馬有關而自豪,甚至偽造自己和古時候羅馬人的關系,爭奪羅馬正統的稱號。羅馬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這個也不太一樣吧。”朱文奎指出“就我所知,我們周圍的那幫人,如朝鮮、安南之流,歷代以來,一直只是表面恭順,從來沒見他們真的認同自己是華夏人。”
“父親逃難的時候,在南洋接觸過不少安南人。我倒覺得,他們反而是在刻意強調自己和中原人的區別,構筑自己的傳說故事和天子法統,乃至自己的朝貢體系。說實話,這一點,我覺得兩邊并不相似。”
“那還不只是因為咱們活著。”郭康嗤笑道“你信不信,如果天父突然顯靈,把華夏人都搬走了,這幾伙人馬就會宣布自己是南華夏、神圣華夏、第三華夏到時候,不但得爭相認祖宗,彼此之間還得打出狗腦子呢”
“這個”朱文奎仔細一想,居然真不好反駁。
“華夏文明的吸引力太強了,就像海的漩渦一樣。”郭康再次比喻道“這些文明如果不用力劃槳,試圖遠離,那就會被直接吸進去消失,而不是簡單的停在原地。”
“如果真的被華夏文明吸收了,那當地的土王、貴人,就會和那些被改土歸流的土司一個下場。這種事情,你應該也了解吧。只有當華夏衰落的時候,他們才能確保自己可以一邊保住獨立地位,一邊試圖爭奪對整個文明的宣稱權。”
“然而,在大部分時候,華夏一方都有絕對的力量優勢。被吞并吸收的可能性,是長期存在的。所以,他們越是在文明受過華夏影響、有相似之處,就越是要強調自己的差別,讓民眾保持本真,不被同化。這大致就是我的看法了。”
“按你的意思,羅馬就正好是在下坡路。”朱文奎說。
“是的。”郭康點點頭“蠻族們并不擔心被羅馬吞并,到后來,甚至認為它軟弱可欺。新羅馬迄今唯一一次被外人攻克,就是這些蠻族干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文明的處境愈發惡劣,甚至到了斷絕的邊緣。”
“你們也沒打進來過么”朱文奎問。
“還真沒有。”郭康說“紫帳兩次進城,都是城里的希臘人主動請進來的。這算是羅馬帝國的日常吧。”
“好吧”
“要知道,那個時候呢”郭康撓撓頭“雖然一部分希臘人,尤其是信仰虔誠的那些,后來有點后悔。但說實話,我們已經是最像羅馬的那部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