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人被移除的消息傳到君士坦丁堡,官家驚恐不已,擔心奧斯曼會大舉北,奪了鳥位。
眼見著塞爾維亞靠不住了,只能趕緊拉攏紫帳汗國,開出了一系列條件,希望借助他們幫忙,來對付奧斯曼人。
這也是紫帳一系,爭奪羅馬統治權的開始。
到海倫娜太后執政的時候,塞爾維亞地區雖然名義歸屬羅馬,但各地依然是軍閥割據的狀態。于是,海倫娜太后多次借著封賞、調停之類的名義,召集塞爾維亞貴族們。
太后聲稱自己要維持公平,規范封君、封臣間的秩序,于是經常把漢世侯們帶來的太守、知府之類的稱號,發給那些中下層貴族。她還學會了蒙古人的習俗,天天讓這些貴族,和自己的兒子約翰、巴西爾等結為“安答”。到最后,居然認了百名塞爾維亞安答出來。
得到地圖、印綬和頭銜的貴族們紛紛趁機自立,仗著汗廷安答撐腰,不把大貴族們當回事。當地大貴族發起了數次叛亂,結果往往汗廷還沒動兵,就自行瓦解。甚至有人被手下殺死,帶著人頭去汗廷討賞。
大貴族們失去了勢力之后,太后又開始折騰這些小貴族。只要有人發生沖突,太后就會介入,對雙方進行“規勸”。她還以官職調動為理由,強迫一些貴族互換領地,不聽話的人會遭到汗廷的打擊,貴族采邑也會被廢除,分封給更小的爵士、騎士們。
而對于那些愿意來到大都的人,她就會授予優厚待遇,把他們留在宮廷中。
此時,大都的狀況已經恢復了不少,日漸繁華起來很多鄉下小貴族根本經不住誘惑,在此流連忘返。海倫娜太后則把這些人組織起來,作為一支力量,用以制衡其他勢力,甚至包括那些“同胞”希臘人。
這些手段,郭康其實都聽人說過,但換他來,他肯定是沒這個自信去做好的。
實際,哪怕是海倫娜太后的手腕,最后都有點應付不過來了。沒有被打擊過的塞爾維亞貴族們,盡管也獲取了些好處,但唇亡齒寒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對她也越來越不滿意。而其他希臘貴族和她的關系,其實一直都說不親近。
而最后,進入大都并頻繁得到她賞賜的塞爾維亞“安答”們,在看到約翰八世大汗與太后的沖突爆發后,也拋棄了她。
1378年,約翰八世趁著外出打獵,聯合了一批因為領地損失,對太后不滿的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貴族,組織他們的家仆、扈從,襲擊太后的住所。太后則緊急調動了輪流進大都擔任宮禁守衛、還沒反應過來的中下層軍官們,要求他們保護宮殿安全,驅散暴徒。
這些軍官大部分來自北方的新軍府,是之前改革的受益者,對太后有些好感,也相信她的權威。而且說實話,大都城里有希臘人鬧事,也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這次估計又是有誰昏了頭,沖撞到太后頭了。
因此,他們沒有細想,就站在太后一邊。等有人意外地從“暴徒”群中抓住了沖的太靠前的約翰,才發現情況不太對勁。
然而此時,貴族叛“軍”已經一觸即散。真正沖進宮里的,加約翰本人,也只有寥寥幾個。這場政變,就這么莫名其妙地失敗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