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最重要的甚至不是管理機關因為汗國建立時,連個固定的官署機構都沒有,基本就是各個世侯一人一塊地,自己帶著自己的幕府,在領地和游牧王庭一樣巡回管理。
簡單來說,就是伯顏帖木兒大哥做大大汗,兄弟們在各自的兀魯思里做小大汗。有固定的管理機構,都是郭蓋辛勤努力二十年之后的結果了。
而就算在這之后,由于戰爭和開墾活動又十分頻繁,物資消耗巨大這些幾乎從零開始的工坊區,產能又長期不足,導致產品一直都不夠用。
這也使得紫帳汗國的城市,長期處于奇怪的狀況。一方面,紫帳的貿易很發達,是一個重要的財源另一方面,城市里大部分區域,和商業的關系并不緊密。他們幾乎只是不斷買進自己需要的原材料,而不怎么參加其他商業活動。
從編制看,當時,工坊區的大部分產業和人員屬于軍隊,城市也和鄉村一樣,都是軍團的勢力范圍。在海倫娜太后的改革之后,這些工坊大多劃歸了地方行省,但依然不是商人來經營,哪怕和紫帳汗國內部專門從事商業活動的機構,也沒有管轄關系。
各個工坊和農莊一樣,幾乎都是軍事化管理。城里的工匠,也基本都是公民身份。這種結果,使得這些城市的管理也方便了不少。
再加,汗國內部的城市幾乎都是新建的。偶爾有老城存在,因為規劃問題,汗廷也往往選擇換個選址重建新城。
這些城市幾乎都是按同一標準設計,有著嚴密看守的武庫,和武庫旁可以平時訓練排兵布陣、戰時分發武器的巨大廣場。各個工坊整齊地排列,工坊和附帶的居住區外,則是專門為了巷戰準備的圍墻。坊區之間,是為了交通方便專門留下的寬闊筆直的街道。整個城市的風格,也和那些街道泥濘曲折,城區缺乏有效規劃,也沒有管理的歐洲同行差異巨大。
而大都城,就是僅有的幾個例外之一。
這座城市一度也有精心的維護和詳細的規劃,羅馬的工程師與建筑師們在這里發揮才智,營建了眾多屹立千年之久的建筑。但紫帳汗國接手這里的時候,城市已經嚴重衰落。
城區里的人口,只有當初的十分之一,而且這已經是官家們強行聚攏人力,把城外色雷斯地區的人都抓進城,以充實實力的結果了。
大片的區域,則已經完全荒廢。
1203年,十字軍為了盡快擊潰在巷戰中抵抗自己的市民,在城里放火,大火一次性摧毀了50公頃的城區。
一個月后,進展依然不利的十字軍換了個地方下手,攻打城里的天方教徒聚集地。然而天方教居民同樣堅定抵抗,還喊了其他羅馬市民來支援。十字軍惱羞成怒,再次四處放火,這次火災肆虐了八天,將185公頃的城區燒毀。
1204年,十字軍攻入城區之后,再次肆意放火。然而前兩場火燒的太兇,導致城中的木質建筑區域基本完全消失,這次甚至已經沒什么好燒的了。零星的縱火之后,十字軍只能悻悻而歸,在廢墟扎營。
14世紀初的時候,希臘皇帝安德羅尼卡三世為了打內戰,把女兒嫁給金帳汗國的月即別汗和親。然而之后,公主在汗廷住不慣,要求帶孩子回娘家去,不在草原待了。月即別汗居然同意了,還安排人手護送她。
當時,月即別已經開始介入保加利亞,甚至發起過對塞爾維亞的征伐,只是離得太遠,沒能成功。所以,在這一前線地區活動的伯顏帖木兒等人,也參與了這次任務,最后跟著護送隊伍進入君士坦丁堡,親眼目睹了這里的情況。
伯顏帖木兒沒有留下詳細的筆錄,但與他們隨行的人里,有張牧首當時還叫張伊瑪目的朋友,在天方教世界小有名氣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據他記錄說,城里有至少一半的區域是完全沒人居住的,城墻內也充滿花園、農田,十分“寬敞”。因為荒廢的土地實在沒人要,一座修道院居然圈占了相當于15公頃的地盤。
這種狀況,讓第一次進城的伯顏帖木兒非常感慨。
后來眾人聚會喝葡萄汁的時候,他向大家吐槽說,之前在保加利亞,天天聽人吹希臘人多有文化、羅馬帝國多有威名,沒想到卻是這番景象。原本,他還以為這羅馬皇帝,只有天神欽點的人才能做,現在看,也不過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