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或許都超出了殘暴的范疇屠城把自己屠成了這樣的,說實話真的不多見。
而這件事之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盛期也就結束了。
羅馬城的人口從將近六萬減少到了一萬人。一直是藝術、哲學乃至科學主要贊助者的教會也遭到重創,再也沒有讓這里恢復輝煌。
所以,文藝復興并沒有“完成”。并不是它實現了自己的使命,然后把接力棒交給后人那樣美好。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不是首尾相連、依次出現的。也不是說,歐洲人有個“開化度”文藝復興完了,就提升一點宗教改革完了,再提升一點啟蒙運動完了,就進入文明社會了。
相反,甚至可以說,宗教改革的成果,直接參與摧毀了文藝復興最寶貴的果實。
科爾多瓦完了,君士坦丁堡完了,羅馬也完了這才是西歐發展的“順序”。
當初,郭康也曾經認真考慮過這些問題。不過現在,他對此已經大致想清楚了。
“我們不可能放棄對意大利的關注,這個你可以放心。”他對喬安娜說“羅馬是我們的故都,早晚是要收回來的,否則我們還怎么自稱這個名字只不過你也看到了,我們很長時間,自身都難以保全,所以也沒法管這么遠。”
“但現在,如果要經營地中海地區,肯定就不能不管了。尤其是現在這個情況,我懷疑那不勒斯也可能發生變故。如果真的引起新一輪王位爭奪,我們肯定也要參與進去,防止被敵人控制這塊重要的藩籬地區。”
“確實是這樣。”脫歡也贊同道“雖然現在不是主要行動方向,不過我們肯定也會盯著,不可能不管的。現在我們也有足夠的預備力量,真要出狀況,我們的軍團肯定會比他們的雜牌軍反應快。”
他這句話說的很有底氣,也確實是真的。
相對于其他歐洲國家,紫帳汗國的軍制,使得他們隨時可以抽調出一支軍隊,快速介入突發態勢。而對于其他國家來說,征召封臣、招募傭兵,都是很耗時間的過程,而君主又很難讓他們時刻處于待命狀態,所以行動速度肯定是要吃虧的。
這么多年來,其他國家也確實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一個國家的軍制,歸根結底是政治制度衍生出來的。不改變整個國家的組織方式,新的軍制也是空中樓閣。
所以,大家都只能修修補補,努力用各種補救措施,讓這方面的差距不至于拉太大。至于完全改變國家,這個是真的做不到。
喬安娜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她贊同地點點頭,不過又提醒道“既然如此,是不是在宣傳,也應該提前準備呢你們有沒有現成的介入理由”
“有。”郭康不假思索地說“我知道那不勒斯的世系。現在的那不勒斯國王叫拉迪斯勞,他的祖,好像就是那個庫曼人伊麗莎白的后代。伊麗莎白是可泰安汗的女兒,所以我們可以用老套路,追擊可泰安汗,然后把那不勒斯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