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學會了使用戰車后,他們就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作戰方式,最后讓整個軍制也隨之改變了。”
“塞里斯戰車的體型比中東同行大得多,而且定位非常明確。六韜說,戰車有八種可以取勝的用法,每一種的作戰方式都是陷之,也就是直接沖入敵方陣型。”
“戰車在平原的沖擊力是十分驚人的。你知道高加米拉戰斗吧”他問喬安娜。
“這個倒是知道。”她點點頭。
“大流士在高加米拉只投入了二百輛戰車,而且,波斯戰車兵的素質極為糟糕。色諾芬去波斯參戰的時候,就說這些人幾乎沒有任何訓練,以至于一半的人自己在車都站不穩,車跑起來會直接跌倒。他們還很容易受到驚嚇,很多人會直接選擇跳車逃亡,導致戰車失控。”郭康說“大流士的戰車也是如此。馬其頓人用長矛拍打盾牌,恐嚇波斯人,那些戰車手就紛紛膽怯跑路了。”
“但即使如此,幸存的戰車還是發起沖擊。在馬其頓左翼,50輛戰車中剩下的部分,就成功打開了缺口。狄奧多羅斯記載說,迎面的馬其頓士兵當即被戰車撕碎,其他人則開始潰逃。右翼的波斯騎兵借這個機會沖穿了陣型,來到了隊列后方。”
“這個例子就很明顯。馬其頓步兵的訓練,稱不優秀,但參戰的大部分都是經過幾次大戰的老兵。重步兵的縱深有16排,后方還有一個同等厚度的預備隊準備支援。他們的長矛,也可以用來抵御對方的進攻。”
“之前、乃至之后的各種交鋒中,這種陣型也幾乎無法從正面打破,連羅馬人后來面對弱化了的重步兵時,也無可奈何。但在戰車面前,它依然顯得過于脆弱了。”
“而且,這一輪沖擊,只有五十輛車,還缺乏其他兵種配合。”郭康搖搖頭“這顯然是發揮不出真實能力的。”
“而在塞里斯的戰爭中,戰車的規模要大得多。天兄紀元前六百年左右,鄭、宋兩個中等國家在大棘交戰,宋國一次被俘獲的戰車就有460輛。前400年左右,大國齊國與三晉交戰,戰敗之后,一次被俘的戰車達到了兩千輛。到亞歷山大這個時期,中原主要諸侯國經常在一次戰斗中投入數千輛戰車。”
“如果換他們來,那馬其頓左翼,就要面對一千輛左右的戰車,而不是五十輛。第一輪沖擊波次,也不是寥寥幾輛沒有被放棄和跑歪了的波斯單人戰車,而是至少三百到五百輛中原戰車,和跟著戰車奔跑的數千名甲士的沖擊。想一想,這種情況下,重步兵還能發揮維持戰線的作用么”
“這樣的話應該是不可能擋住了。”喬安娜想了想,說“不過塞里斯人自己是怎么擋的”
“用這種純步兵、薄橫隊的話,放心,塞里斯人自己也擋不住。”郭康一攤手“他們的應對方法,就是用戰車抵擋戰車,然后把軍陣拉的越來越厚。到戰車普及的時代,軍陣已經不是一條橫線,而是縱深巨大的、步兵和戰車交錯布置的棋盤式陣型。”
“因為在那邊,任何軍陣都要首先面對一個問題你擋得住一千輛戰車的沖鋒么如果擋不住,那么再花里胡哨,也沒有意義。因為哪怕理論再先進,頂不住人家一輪硬沖,也只能直接被一票否決。”
“你看,至少在這里,塞里斯和地中海世界,整個的作戰風格,就開始出現區分了。”他最后總結道“但我們就能借此說,誰更先進,更值得效仿么我覺得不是這樣。”
“我們要學習其他人的戰術,首先就得明確環境和背景。否則,這種盲目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我覺得,你得首先明確這點才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