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郭康只好承認“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辦”
“我們肯定不能學他們。”狄奧多拉不假思索地說“就算拋棄道德,這也是不可行的。蠻族可以把貧窮的人趕進工坊,但我們這樣做,公民就會嘩變了。只有不考慮后果的人才會這么想。”
“我覺得,只要把斯拉夫奴隸投入工坊,就可以了。你之前不是試過了么”她建議道“按你的描述,那些進入工坊的蠻族工匠,也沒有什么技術水平。他們能做,斯拉夫奴隸就一樣能做。反正奴隸的成本也很低,也不怕蠻族和我們競爭。”
郭康思考了一會兒,發現自己之前也沒考慮清楚過。
他學過的理論里,都是說奴隸制不適合新時代的生產力發展。但另一方面,歷史事實卻在不斷證明,變相的奴隸制,甚至直接的“原版”奴隸制,都長期存在,也沒見它們和新時代有什么沖突。
他了解的理論里,一般都是把資本主義和工業化綁定的。而資本主義顯然不怎么排斥奴隸制,它們最強調的“自由貿易”,也和是否使用奴隸、奴隸占生產總量的多少,沒有什么關系。
工業化早期,為了降低成本,勞動者的待遇和生活環境都極其糟糕,壽命甚至比中世紀都低。換紫帳汗國這幫大爺,面對這種十死無生的環境,肯定要提刀造反。所以,狄奧多拉的建議才是最適合現在環境的。就他們這個情況,確實不如用斯拉夫奴隸來填充工廠。
“這樣也行。”郭康想了想,點點頭“反正我們就在貿易的重要節點,將來可以繼續推行自由貿易,利潤夠了,就不難說服更多人,堅定地投資工業了。”
“為什么要靠自由貿易”狄奧多拉不解地問。
“呃因為這樣更有利吧。”郭康給她科普道“按我了解的理論,資本主義才更適合工業發展。這個資本主義,就是一種廠房機器等等都歸私人擁有,而且進行自由貿易的社會制度。這種制度才是最適合工業發展的。”
“我覺得不對。”狄奧多拉卻搖搖頭“追求私人利潤的社會,怎么可能最適合工業工坊顯然不是獲利最高的方式啊。在這種社會中,人們不會很快轉向高利貸和債務投機么你那個新朋友就是開銀行的,你不知道現在的意大利,最賺錢的就是這行么”
“呃那你覺得是什么”郭康問。
“當然是戰爭。”狄奧多拉說“戰爭不在乎這些亂七八糟的概念,只看誰的士兵更多更強,軍械更銳利、堅固,糧草后勤更充實。這些,才最能體現工業的優勢吧。”
“而且,追求利潤的動力,怎么可能比得過保全生命的動力交易商品的收益,怎么可能比得過戰爭勝利的收益”她反問道“很明顯,戰爭才是最能說服人們投入工業的,而不是那些自由和利潤之類。”
“你也不要管那些,只要證明你的發明對戰爭有用就行。”她告訴郭康“商人們的投資再多,難道比得整個羅馬的投資你應該先想辦法,建立一個生產軍械的戰爭工坊。只要它體現出了優勢,全國下就都會支持你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