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郭康的憂慮,狄奧多拉倒是不怎么在意。她認為郭康有的是點子,挑一挑說幾個就行了。
郭康自己都沒她這么有自信,不過話都這么說了,也實在不好反駁她。想了想,就告訴她,自己盡力而為。而狄奧多拉只是笑,也沒有深究,兩人就這么結束了話題。
他倆走出辦公室,郭康還帶了幾瓶蘋果汁,一邊聊著天,一邊向貴賓餐廳走去。
餐廳位于二樓的陽臺旁。教會其實也有外交和招待的職能,所以這些地方也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羅馬教會常年被其他教派敵視,搞外交的機會不多,導致大部分時間都是招待自己人。
不過即使如此,由于教會龐大的組織和影響力,這里也是整個大都,廚師手藝最好的餐廳之一。光是每年外包宴席,就能取得一大筆收入,作為娘娘廟的經費。選這里招待,也是心了。
他倆進來的時候,客人已經到場了。郭康掃了一眼,發現馬王妃、朱文奎、讓娜母女、道衍和尚,都已經就坐。王大喇嘛作為東道主,正在給客人介紹餐點。
“來嘗嘗這個吧。”他讓一名服務生把幾盤絮狀成團的甜點分發給眾人“這可是最近才制作出來的點心。”
“這是酥糖”小讓娜嘗了一口,好奇地問。
“是的。”王大喇嘛笑著說“我們把它叫做天兄的胡須,前幾天試著發給信徒們嘗過。大家可喜歡這東西了。”
郭康一眼認出,這就是被稱為龍須酥的點心。
大都廚師搗鼓出這種食物也不奇怪,因為歷史奧斯曼人就研究出了這種做法。它是用大量的糖和油混合加熱,然后加入面粉,反復拉伸做成的。產糖多的地方,估計都能自己琢磨出這種吃法。
這東西含有大量的糖和油,堪稱人類最喜歡的食材搭配,味道自然不錯。客人們對此很歡迎,讓王大喇嘛也很高興。當然,哪怕以紫帳汗國的物產,可能也就娘娘廟,能成批分發這種食物了。
他一邊回答好奇的小讓娜提出的問題,一邊招呼郭康和狄奧多拉也坐下。大家互相問候了一陣,王大喇嘛吩咐,把正餐也端來。
“今天是招待客人的日子,我們的圣餐也特意改進了下。”王大喇嘛介紹道“這是我們廟的拿手菜肉餡面包。”
這種食物顧名思義,就是把肉餡炒制好,然后將羅馬教會特有的蒸面餅切開,灌進去,夾起來吃。
“這是也是傳統的教會菜了。”王大喇嘛介紹道“希臘和小亞地區都有類似的食物,不過我們更喜歡蒸面餅,就用了這種做法。”
“當年天兄就給信徒們發過餅子,我們雖然沒有他的手藝,讓餅子能更加充饑,但做的更好吃,還是能做到的。這也一直是我們的追求。”他自豪地說。
“我們引進了更先進的養豬技術,讓豬肉餡變得更加可口、衛生。而鐵鍋又了新的烹飪方式,讓爆炒有了可能。我們的廚師就十分擅長炒菜,在全國乃至國外都有名聲。很多人來我們這兒拜師學藝,從法國到美索不達米亞的宮廷,都有人來交流技術,購買我們飼養的豬和使用的材料、器具。”
“連東邊那些人也購買啊。”朱文奎感慨道“那應該確實很厲害了。”
“是啊。”王大喇嘛告訴他“有人當時就評價說,豬的美味是有極限的。當這種生物已經沒了明顯的異味,可口到這種程度,它就已經超越了豬的存在顯然,這東西就不是穆圣規定過的豬,完全可以隨便吃。”
“而且,我們教會一直堅持一個傳統只有普通教徒也能吃得起的菜,才能作為圣餐的主食。所以,這個菜其實并不昂貴。”他告訴眾人“每到節日,我們教會都會免費發放,讓大家銘記天兄的事跡和救世的決心。所以這些菜肴已經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我們對內、對外進行宣傳的一種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