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條件的人,不但要自己修行,還可以積極引導別人。氣不但在人心之中,也在整個社會中存在。更多的人能達到更高的境界,對大家顯然都有好處。天兄的自我犧牲行為,就是為了給大家示范,號召更多人在這個方向上努力。
這種理論下,修行也是先修自身。對其他人贖罪,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實際上,郭康接觸的多了,經常懷疑“穿越者用后世經驗指導當時發展”的可行性。因為他很懷疑,是不是自己那個時代,才正好是個特例。
不過他還在想著,郭破奴卻忍不住湊了過來。
“你怎么又在突然發呆啊”她好奇地問“想誰了”
郭康嘆了口氣,不知道怎么給她說,于是答道“我在想,人的道德是怎么形成的。”
“哎”郭破奴似乎沒聽懂他的意思,但語氣里,卻好像松了口氣“我以為你想牛姐呢。結果又是這種玄乎東西”
“這可不玄乎。”郭康說“我們的道德看起來主觀而溫和,但它背后的邏輯卻是簡單而冷酷的。”
“我記得史記說,匈奴重少壯,輕老弱,和漢人的觀念并不相同。其實這兩邊,最早的時候就是同一群人。那為什么換了個地方,道德就變了呢”
“生活的環境不一樣了唄。”郭破奴覺得挺簡單。
“是啊。”郭康點點頭“農耕社會,有經驗的老人很重要,因為他們能指導耕作生產。這一點在草原上就不那么明顯了。而且,草原上的物資更匱乏,爭奪更激烈,如果少壯者都不能戰勝敵人,老弱就更活不下去。這么一來,為了整個族群的利益,道德就改變了。”
“同理,其他的道德也是這樣來的。照顧幼兒,是因為他們是族群的未來;照顧婦人,是因為她們能產生人口;照顧體弱者,是因為人人都有強弱之處,放棄弱者,有一天可能就會放棄到自己了總而言之,道德其實就是整個族群的理性。”
“所以,道德規則也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會不斷調整、變化。”他說“你覺得,這樣能理解么”
“我理解這個干什么。”郭破奴跟他想的根本不是一件事“我就想知道,伱真的喜歡狄奧多拉么”
“我才不理解你問這干什么。”郭康指出“我在想羅馬的未來呢。”
“那你是愛狄奧多拉,還是愛羅馬”郭破奴追問。
“我愛狄奧多拉,但我更愛羅馬。”郭康只好回答“這樣總行了吧”
郭破奴看來有些沮喪,不過還是很快恢復了精神。
“也行吧”她撓撓頭“那我就清楚了。”
“你又清楚了個什么。”郭康也懶得跟她辨析,嘀咕了一句,不管她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