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這么說,能不能也引進些新思路啊”朱文奎突發奇想,對讓娜公主建議道“蘇格蘭不是跟法蘭西關系很好么,我們就用那個被篡位的理查國王當旗號,說他流亡到了法國。不求能有多大的作用,讓英格蘭人不舒服就夠了。”
“我甚至覺得,都不用刻意只宣傳一個人。”他想了想,說“其實兩邊都知道,這個理查國王是假的,但只要有人相信,或者說裝作相信,就有實際作用。在政治影響上,他就是還活著啊。”
“那你覺得應該怎么辦”讓娜公主也好奇起來,主動詢問他。
朱文奎平時,除了處理王府上下日常瑣事,就是跑去打鐵玩,對于“高級”一點的謀略和政策,幾乎沒怎么發言過。但這次,他卻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這國王和伱們有什么關聯么”他問。
“確實有關系。”讓娜公主回答“我三姐伊莎貝爾當初嫁給了他。后來國王被廢黜,其他貴族們就把她送了回來。”
“居然這么近啊。”朱文奎頗為驚訝“我之前看英格蘭歷史,感覺黑太子已經是那種過去傳說里的人物了。沒想到,您的姐姐就是他兒媳婦”
“這樣一來,不就好辦多了。”他說道“我們也可以不糾結真假國王了。”
“那你覺得怎么辦好”陸尚書問。
“我們可以宣布,三公主當初和理查國王其實有個孩子。相比成年的國王本人,這種事情不是更好宣傳嗎”朱文奎回答“想核實國王是不是本人很簡單,但想核實某個小孩子是不是國王的兒子,就困難多了。”
“英格蘭王室就算找證據,也很難有力否定他,畢竟那時候他還是個嬰兒,根本沒法進行驗證。這種沒法證偽的情況,才是最棘手的。”
“而且我相信,民間也更喜歡這種人物。諸位應該都知道趙氏孤兒的故事吧”他說“這種家族遭遇厄運,只剩孩子幸存,孩子長大后又回來報仇的例子,無論文學還是歷史上,都有不少,從元朝的話本到希臘的戲劇,可謂是層出不窮。能看出來,全世界的人都喜歡這種橋段。”
“我們直接宣稱,理查國王出發去和叛亂者交戰時,公主已經有了身孕,只是當時情況危急,沒來得及公布。國王被俘之后,她在王室支持者們的掩護下,產下了合法的太子,并把嬰兒藏了起來。”
“英格蘭現在的國王,不是宣稱理查王是企圖唆使手下刺殺他,首先違背了約定,所以才處死他的么”他提醒道“我們直接承認就行。就說國王已經知道,叛賊肯定不會把約定當回事,早晚要找機會害死自己,索性先下手為強,主動聯系殘存的支持者制造動亂,掩護妻子。果然,他死后,反賊們漸漸放松了警惕,讓公主和小王子得以逃脫。你看,這樣,不就都對應上了么。”
“這也行”脫歡驚訝地瞪大眼。
“別說,還真有可行性。”陸尚書點點頭“世子果然大才。我們之前確實沒想到還能這樣”
“哎呀,我就是順口一提。”朱文奎謙虛地擺擺手“這原理不難理解。簡單來說,想要達成干擾效果,涉及的人物越多越好,百姓參與的積極性越高越好。”
“蘇格蘭那個理查國王,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如果到處都有理查國王冒出來,那真假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已經成了一個反對現在英格蘭王室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