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與他們的關系,也很一般。他和大和尚來往多一些,還互相借經書讀,但卻不怎么喜歡老仙姑她們。”她又提起了另一個人物
“爺娘之前送俺去他那邊開過蒙,所以他就專門托大和尚給俺帶話,說既然當過俺的先生,就得幫扶到底。老仙姑這群人,沉迷怪力亂神之事,用旁門左道招攬百姓,哪怕聲稱自己本心是好的,時間長了也定然會生出禍亂來。他說,現在世道混亂,也不好強求什么,但俺今后一定要自重,要恪守本心。總之,都是些大道理。”
“但是,這件事情上,大先生也很糾結。他懷疑老仙姑心眼多,心思不純,但也一樣懷疑官府。大和尚說,其他莊子還沒鬧出事兒的時候,大先生就認定官府使詐了。”
“他是怎么推斷的”王大喇嘛也有些好奇。
“大先生是讀過四書五經的人,當然清楚。”唐賽兒說“春秋里說,幣重而言甘,誘我也,因為那時候就有很多相互誘殺的例子了。像這種貪婪而沒有信用的人,突然信誓旦旦地做出保證,給出特別優惠的條件,肯定不會安好心,傻子才會上當。所以他很明白地告訴學生們,官府的保證根本不足以相信。”
“他心里還是覺得,應該召集、訓練鄉親,提前做好準備。但他又一直看老仙姑不順眼,認為她們是胡搞。其實也沒辦法,別說他,換俺,也不知道這個事兒怎么決斷好”
“那最后,是怎么鬧起來的”王大喇嘛問。
“本來,哪怕老仙姑她們,也沒打算立刻跟官府干起來,而是想先積累些實力。但濟南那邊,又出情況了。”唐賽兒說“那邊有人傳言,說先帝洪武年間,曾經下過詔書,允許民間控告官吏貪贓枉法。所以,就揚言要把事情鬧大,鬧到京城去。”
“真的么”彼得神父表示懷疑“開這個先例,等于允許民間質疑官吏的權威。官府上下都是一個體系,所以哪怕下層真的違反法律,上層也肯定不喜歡百姓去告他們。因為這樣一來,民眾肯定越來越囂張,而官府作為整體,權威性也會下降了。”
“我之前作為顧問,去編訂教會律令,看了不少法律書籍。在傳統的規定中,兒子控告父親、妻子控告丈夫,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因為這種控告,損害的是社會中的權威,而國家權威和這些社會權威顯然有緊密的聯系,至少名義上,不能容許它們隨意被質疑。更何況,控訴官吏,是直接質疑國家政權的執行者。”
“那個洪武皇帝,要是真敢這么做,就說明他有了其他來源的權威。所以有人質疑舊的權威體系時,他能夠部分予以容忍,以此換取國家機構更高效地運轉。”他搖著頭分析道“但伱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這可不只是為人寬厚這么簡單啊。這說明除了傳統的權威之外,又找到了新的合法性依據。仔細辨別起來,可以算是開宗立派的思路了。”
“呃,這也不算新吧。俺們大先生都說過,上古堯舜的時候,就有擊鼓鳴冤的地方了。你要非說是什么新權威,那就只能說,給老百姓個公道,就是一種權威但這東西也不新吧,又不是他老朱家發明的。”唐賽兒卻不太相信。
“那那就比較厲害了。我還以為只有羅馬才有呢。”彼得神父有些意外“那他們去控告,成功了么皇帝還認么”
“俺也不知道認不認大伙其實并不知道,有沒有其他要求,要按什么步驟。”唐賽兒搖頭說“俺估計,他們也沒指望真能成功,能暫時嚇嚇官吏就行了。”
“所以,那邊的人就找了洪武時候的文書。文書太小,不顯眼,怕官府看不到,所以又找木匠做了個牌子,把洪武老皇上的畫像也畫上,舉起來好給大家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