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議論了一陣,不過還沒說完,后面的曹建也匆忙擠進來,一下跪倒在郭康床前“郭大哥,這次都是我的錯”
“別這樣,別這樣。”郭康連忙站起來拉他“這件事,我越界的部分做的比你多。真要說起來,我應該給大家道歉。”
“你這就太妄自菲薄了。”脫歡說著,看向眾人“如果不是你秉公行事,這么多問題還不知道要掩蓋多久。我們大家,都還得感謝你呢。”
見他這么說,哪怕來圍觀的人,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我是認真的。”郭康沉吟了片刻,說道“我這次,雖然每一步都能找到理由,真論起來也不怕人說我沒有德行,違反律法。但也同樣,確實讓很多人覺得意外,超出了習慣的范圍。這一點,我自己也是清楚的。”
“我們大家多少都有些私心,只要這件事不違反規則,就沒問題。曹老弟做的事情,嚴格說來,也不違反軍中的規矩。”郭康搖頭說“要是真的嚴重,我當時就直接拒收了,不會想著篩選一下,也反而沒有后面的事情了。”
“說實話,我們自己平日里,都沒少這樣做。哪個柱國沒往軍隊里塞過人連我自己,也肯定會被家里長輩安排出征。到時候,他們也肯定會給我配屬可靠的士兵,安排門生故吏來輔佐。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事情了,所以大家也不以為意就是了。”
眾人一時無言。
“我不是要反對這種習慣,因為現在我們這個情況,這種制度反而是可以提高戰斗力的。”郭康繼續說道“而且我覺得,制度本身如何規定,可能都是次要的。有些看似落后的制度,能戰勝那些更加先進的敵人,這種例子,大家都見過不少。所以問題的關鍵,其實不在這里。”
“那你覺得關鍵是什么”脫歡問。
“兵書說的很明白了。”郭康回答“影響勝敗的最大因素有五種能準確判斷是否可以開戰的,能取勝,這里說的是戰前進行的整體性的廟算,考驗的是朝堂上的戰略謀劃;”
“知道根據敵我雙方兵力的多少,并且對此采取對策的,能取勝,這里說的是戰前對敵我情況的具體了解,考驗的是戰前的偵查和將帥幕僚對于戰役的計算規劃;”
“全國全軍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取勝,這里說的是大家主動參與戰爭的積極性,考驗的是國家的凝聚力和士兵、軍官的戰斗意志;”
“有充分準備,來對付毫無準備的,能取得勝利,這里說的是人員、物資和戰術安排等等方面的預備工作,考驗的是對戰爭的重視程度和對戰局的警惕性;”
“主將精通軍事、精于權變,君主又不加干預的,能取得勝利,這里說的是將領的指揮能力,考驗的是個人能力、人才培養體系和國家管理者的水平。”
“我們關注的,就是這里的第三點。”郭康提醒他們“我們的軍法一向嚴格,塞一些不合格的人進去,只要能通過訓練,理論上也不是不能上戰場。但第三點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就算練出來基本的戰斗能力,他們又怎么可能和我們齊心協力這樣的人,哪怕有了戰斗力,也只會是更大的禍害。”
“你想要參加軍隊,我不反對。哪怕你不說,我本來也要和你家合作。不管是你,還是你姑父,都有很多事情要委托你們羅斯大地這么大,我們可能一百年、甚至三百年都開發不完,大家都有的是機會。”
“有什么疑惑,你直接給我,不就行了”他拍了拍曹建,說道。
“是啊,那個計劃細想起來,涉及的東西太多了。”脫歡也贊同道“不止是興修水利和開墾田地,還有一大堆關于采礦、采煤、冶鐵的事情。克里米亞以北的地方,人很少,我們以前都沒怎么注意。但我看他的說法才知道,那里的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最關鍵的是,各種產業可以相互支撐。這要是運作起來,潛力就太大了。”
“所以說,這些都不是問題。關鍵還是他說的,我們是不是能同欲。”他對曹建說“只要大家的整體愿望都是相同的,都想讓我們的國家強大起來,那就對戰斗力提升有幫助。這種情況,就都是可以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