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全力科研攻關,解決關鍵技術被明朝卡脖子問題
郭康的很多思路,脫歡其實不太理解。
不過,他性格一直很慷慨大度,也聽得進勸。聽不懂的時候,也不怎么糾結這些問題,只要不是太離譜的需求,基本上都會幫忙。
郭康的長輩們都很喜歡他。義父當初,就直接給大家說,脫歡身上,就明顯帶著一股豪爽寬厚的俠氣,有當年漢高祖的風范;反而郭康的脾氣,太過內向,怎么看,也不像他們幾個年輕時候的樣子。
當然,郭康畢竟是義子,有點差別也正常。至于脫歡,到底是祖傳的性格,還是自己形成的,就說不清楚了。因為法理上來說,脫歡他們一家,是術赤系的汗王。而術赤在當年那家人里,算是個異類。
成吉思汗那句有名的“人生最大的快樂”論述,據說就是訓斥術赤的。傳說,當時他問術赤,人生的最大樂趣是什么術赤回答,他最大的樂趣,就是騎馬打獵,傍晚滿載而歸。成吉思汗又問其他將領,大家的回答也差不多。對此,成吉思汗似乎不怎么滿意,告訴他,人生最大的樂趣,應該是擊敗敵人,擴張領土,掠奪財富等等。術赤等人的志向,實在是太膚淺短視了。
不過真要論起來,其實術赤那些人的思維,才是正常的草原人。草原上的牧民,本來就是短視和易于滿足的。當地的嚴酷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決定了這些人很容易今朝有酒今朝醉,因為考慮太遙遠、太宏大的目標,本身就沒有意義。
最后,他決定不管這些了。這個技術是什么情況,根本搞不清楚,不如轉而按明確的路徑來。現在的條件,完全可以直接制作活性炭,然后產出白糖。這個路線,技術門檻可能還更低一些。
游牧經濟低效而脆弱,必須時不時去劫奪物資才能維持,但牧民自發形成的群體,規模太小,在面對強大的中央王朝時,很容易被人家一巴掌拍死。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只能也跟著學習對方,形成更大規模、更加嚴密的組織,努力試圖與中原政權抗衡。從這個角度來說,哪怕不考慮血緣和地理位置,在游牧民有機會進入中原之前,他就已經在老家,開始超出常態地“過度軍事化”、“高組織化”這不就是“漢化”么。
“應該是不一樣的。”郭康點點頭。
“這是我們自己的技術么和他們不是一個思路”脫歡很是關心。
所以,一個強勢文明的影響,甚至是超越文化本身的。哪怕沒有學習漢字漢語,當地的文明形式,都已經開始“漢化”了。而戰爭,其實就是組織能力的比拼。所以,這些牧民,在對上更加“原生態”的西方同行時,當然就會展現出那種,看起來都有點匪夷所思的戰斗力。
而脫歡甚至比他倆還激動。
“你還記得我之前要的椰子殼么”郭康說。
“殼子本身肯定不行,不過把外殼燒成炭,研磨好,再用從蒸汽天兄的鍋爐那邊,引一些氣流來吹,就能做成吸附劑了。”郭康說“上次,氣缸做好了之后,我覺得光是表演鋸木頭有些浪費,就順便把這些也做了下。結果,還是挺成功的。”
“那這個什么藥劑,有啥作用啊”脫歡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