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年頭,歐洲的貴族們,都沒幾個知道東方禮儀的,在這種鄉下地方,就更別想有人知道了。剛才那個示范的人,自己的動作都不怎么像樣,試圖學他的人,就更顯得千奇百怪了。
至于后面看不清的,就只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腦補這些“大明禮儀”了。大家一邊按照自己的理解,努力做拜見的動作;一邊用在首領的帶領下,用各種奇怪的發音,高喊著“凱撒萬歲!”“天父保佑吳王!”之類亂七八糟的吉祥話。
不過,吳王等人,對此看來早就習以為常,也不在意。吳王吩咐了一句,眾人就結束了亂哄哄的行禮過程。有人又搬出一個簡陋的木桌和配套的小凳子,文士打扮的人就坐了下來,放下文卷,從旁邊巷子里拿出了紙筆,準備記錄。
“哎,老喬治,我們表現得怎么樣?來這邊之前,可是專門練過的。”趁這個功夫,其中一邊的首領,喊住了司儀,一臉期待地問道。
“都說了,正式場合別這么喊我。”司儀老喬治立刻不樂意了,捏起長袍的袖子給他看:“我現在是有官職,有姓氏的人了,你得叫我木大人。”
“不是,怎么這還耍起威風了?”周圍的人立刻議論起來。
聽到這里有熱鬧,更多的人湊過來,好奇地詢問情況。里面的人,也樂得給他們解釋。
據幾個老人說,他們村子本來就沒有正式的名字,因為村子就在河邊,領主之前投了錢,請了工程師,在河上面建了個水力磨坊。工程師是從巴伐利亞來的,把磨坊稱為“穆勒”。所以時間長了,大家干脆就把這個有磨坊的村子,稱為“穆勒村”。村里的平民其實沒有姓氏,不過,在需要和外地人打交道的時候,也都自稱“穆勒村的某某”,以此進行區分。
老喬治本來是鎮里教堂,一個打下手的仆役。因為比較勤快,得到神父的賞識,讓他幫忙從事一些和禮拜相關的工作。趁著這個機會,老喬治也學了些文化知識,粗識得幾個大字。
后來,神父想要圈占村里放牛的公地,和村民發生了沖突。神父和領主關系好,還賄賂了上級教會,得到了他們的支持,怎么抗議都不管用。最后,領主還派人來,把領頭請愿的村民打了一頓。
眾人氣不過,但村里的力量,確實打不過領主。有心眼比較活的人,建議去問問其他村子的情況。正好,隔壁的大石頭村,有人跟著商人做過買賣,去過附近幾座城市。
那人建議他們,如果真的鐵了心,準備和教會作對,可以去找胡斯派的人來幫忙。這是一個新興的教派,他們的首領,是在布拉格那邊都赫赫有名的一位神學家。他反對教會的腐敗行為,在教會和世俗社會里,都有很大的影響。如果能把他們請過來當靠山,當地的領主和神父就不敢這么囂張,事情大概也就可以解決了。
村民們于是拜托這個見多識廣的小伙子,去尋找胡斯派。找人的過程倒是不難,因為這會兒胡斯派鬧得挺大,很多地方都有他們的人在活動。只是,大家原本設想,從那邊請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把神父和領主都訓斥一頓,可能就解決這次的矛盾了。但胡斯派的人卻告訴他們,現在修士因為得罪了那邊的大人物,已經被迫遠走避難了。目前,只有幾位徒弟還在這邊,勉強維持大家的日常祭祀活動。
村民們多少有些失望,但胡斯派的人說,這其實也不影響。因為就算修士在,靠辯經說服,也沒什么用。修士的神學造詣,比這邊伯爵老爺雇的那幾個酒囊飯袋高多了。但就算說得過人家,也耐不住對方直接動粗。上頭的老爺們,根本不聽他的呼吁,還天天縱容流氓打手騷擾他。到最后,也沒有實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