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覺得,經商畢竟是不體面的行為。所以,我寧可出來做工,都不想借著身份,找渠道去做低買高賣、囤貨居奇的事情。”朱文奎感慨道:“你們可能無所謂,但我家在這里,說白了也就面子還值點錢了。”
“再說,就算去經商,我就真的能做好,能讓王府富起來么?我看,我也不見得有這個本事。況且面子這東西,只有端著的時候才值錢;我要是自己把它放下,去做不符合身份的事情,那這丟掉的面子,反而換不來同樣的價值了。這點道理,我還是能想清楚的。”
“打鐵雖然累,也不是什么高貴的工作,但也是自食其力。忙累了的時候,還能放松下腦筋。相比起來,還不如去鐵匠鋪待著呢。”
“你確定你是忙累了,去放松的?”郭康指出:“小讓娜給我說,你一去打鐵,都能好幾天不回家。府里的事情,全都是你家幾個姑娘,還有任命的那幾個輔臣在幫忙。人手不夠,還臨時給人封官,她們都覺得你玩上癮了”
“哪有。”朱文奎連忙回答:“上次莫名其妙打了起來,我才覺得,自己還是差太多。雖然平時很少參加戰斗,但泰西這邊不太平,早晚得上戰場的。這么下去,今后和更大的敵人作戰,肯定也會吃虧。遇到家里親戚,估計都得被人鄙視。你問脫歡臺吉就知道了,他也催我,多練練武藝呢。”
“我確實說過,不過你也別亂想啊。”脫歡連忙提醒道:“只是練練防身武藝,不是和親戚去比。難道你還要和你四爺爺比武術么?”
“是啊,再說你學點技法,才是最有用的。怎么學著學著又打鐵去了”郭康也說道。
“我家的武藝,起源于民間,所以和這些工作有點關系。”朱文奎強行辯解道:“打鐵老朱家的人,打熬下力氣,不叫打鐵的。”
郭康和脫歡面面相覷,一時也不知道說什么,只能點點頭,應付過去了。
“你們在這兒干什么呢?”朱文奎于是主動問道:“這邊有什么新鮮東西?都在這兒看。”
“哦,我在想,要不要換個裝飾。”脫歡說:“其實最開始,我們是希望能從埃及獲取糧食的。那個地方,古典時代就是糧倉了,對于我們的處境肯定會很有好處。但是郭康安達問了下那邊來的使者和商人,說埃及現在的混亂,就是之前的旱災和瘟疫導致的。一番折騰之后,那邊現在也沒有余糧了。”
“想占領一個地方,如果力量特別強大,可以去斬草除根。但埃及是人多富庶的地方,我們的力量也很有限。我想,還是應該盡量懷柔,就不要從那邊征調糧食了。有繳獲到的,就直接充作軍需吧。”
“這確實是善政啊。”朱文奎點點頭:“當地人如果能理解,就好了。就怕那些人反而畏威而不懷德,這樣反倒沒法壓服他們了。”
“埃及人柔順怯戰,應該不至于。”脫歡說:“你看當年,我們羅馬人對付蠻族部落,就不是這樣了。有時候,邊將還主動找事,讓零散不好收拾的蠻族,聚集起來造反,然后趁機剿滅他們。當年不列顛,就是這么平定下來的。”
“這事兒,我倒是沒怎么了解過。”朱文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