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城里依舊在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就和羅貫中擔心的一樣,在狂歡中,果然出現了數量眾多的神奇三國故事。
郭康對此其實還挺好奇,就趁其他人不注意,專門偷偷跑出去看。果然,在大街上,就有人大張旗鼓,到處巡游。他湊過去圍觀,只見隊伍最前,有一大群穿著戲服,拿著道具的演員,一邊走,一邊比劃出各種動作。旁邊的觀眾們也歡呼雀躍,很是興奮地樣子。
郭康仗著塊頭大,擠到人群中,看了一會兒,發現一個人物都不認識。于是只好指著最前面,一個拿著反曲長刀,帶著科林斯頭盔,披著披風的人,問旁邊的觀眾:“那是什么人物啊?”
“那是關公啊。”路人觀眾驚訝地說:“小伙子是苦修士么?這么流行的人物,都不認識啊。”
“呃……”
郭康怎么看,都覺得這形象和關公好像差的有點遠,只好又指了指后面,一個穿著肌肉胸甲,拿著長矛的大胡子演員:“那是什么?關公大戰斯巴達戰士?”
“那是張飛將軍,桃園結義的老三。”另一個路人皺起眉頭,說道。
“……”
郭康瞅了瞅,又撓了撓頭。這是,前面的人群再次歡呼了起來。大家都探頭去看,只見隊伍中間,還有個四輪馬車,上面架著個劇院里用來“機械降神”的簡易起吊機。隨著一陣小鼓聲,工作人員操作吊車,把一個穿著修士長袍的人吊了起來,在半空中擺出各種姿勢。周圍還升起各種看起來很復雜的木頭器械,圍著他轉了起來。
“這是個什么科學怪人么……”郭康一時沒忍住,吐槽道。
“這是諸葛孔明啊。”旁邊的人這次齊齊大聲說道:“這就是今天游行的重頭戲啊,你都不知道?這個演出,可是人家劇團的獨門絕技。一看就知道吧,這車子可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這跟諸葛亮有什么關系啊?”郭康驚訝道。
“那個座子就是木牛流馬,三國故事說,諸葛孔明每次出征,都坐著這種機械車。可以把自己升高,觀察敵人軍陣,也可以用車上的武器攻擊敵人。所以他指揮打仗的時候,才能這么厲害。”有人熟練地給他介紹起來,一看就沒少和人聊這些故事。
“你沒看過三國,估計不知道這些故事吧。其實這都是有典故的。像現在這個表演,就是在向天父祈禱。因為天父最厲害的權能之一,就是風暴。諸葛孔明作為圣人,也能夠借助天父的力量,用暴風摧毀敵人。”另一個人也竹筒倒豆子一般,講起諸葛孔明的設定來。
郭康頓了一會兒,也沒完全理解這些故事,只能木訥地點頭。“這人好像不懂三國故事啊。”
“羅馬人還有誰不知道這個么?我以為這么流行的題材,大家多少都聽說過呢。”
“你不是我們城里人吧!也是最近河南農村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