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原本認為,元明雙方的爭論事關國本,肯定會十分激烈,想必會持續很長時間。一次會面,可能都沒法解決,得召開好幾次會議。到了正式定奪的階段,要是還在鬧,估計還得喊來其他各方,現場見證,免得人家說汗廷這邊偏頗。要是孫十萬攻勢兇猛,抵擋不住了,那就算不情愿,怕是也得喊老和尚幫忙了。不管怎么說,這次估計都只能算個預熱。
不過,實際情況卻比他想象的要快得多。這次交鋒之后,孫十萬似乎突然喪失了斗志,也不再尋求一定要搶個座次了。反而開始稱贊,說朱文奎是個做大事的料,有他家高祖的風格,今后估計也是個梟雄。再說西洋與中原終歸不同,這里很大,容得下元明兩個國家。所以,大家也不見得非要起沖突。
這個變化過于迅速,讓郭康有種一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他之前準備的那些后手,感覺一下都不用上了。不過現在這個情況,少一件事總歸是好事。所以,他也就沒去追問,趕緊收個尾,好去忙其他那一堆事情。
對于結果,朱文奎也是比較滿意的。本來他就是硬著頭皮上,避免了后面各種問題,自然樂得清閑。事情一結束,他就向郭康告辭,也回家準備去了。
婚禮儀式沒有拖太久。因為后面一大堆正事,汗廷明顯不想再拖。狄奧多拉本人,干脆更為積極,有空就去催其他人加快進度。這件事之后又過了一個多星期,婚禮就正式舉行了。
當天,朱文奎帶著杰士卡隊長等人,前往郭氏府邸。按照規劃,他今天還得充當伴郎,參與整個流程。
另一邊,馬王妃則需要去狄奧多拉那里。在今天的諸位女賓中,她是地位最高的人之一,也有一堆禮儀要參加,所以只能分開行動。至于小讓娜,按理也應該跟著她,和貴婦小姐們一起,去組成隊伍,迎接新娘。
不過,當朱文奎陪著郭康,騎馬來到娘娘廟門口的時候,卻發現小讓娜不知何時,已經牽著她的豬,脫離迎親隊伍,先跑到了這邊等著了。
這會兒,門口同樣是人頭攢動。除了早早趕來圍觀的市民和維護秩序的士兵,教會的各路人士也傾巢而出,最后檢查場地,安放器物。王大喇嘛帶著高大的帽子,穿著一身花紋繁復的法袍,正苦著臉看著她。
“哎呦,世子您可來了!”看到朱文奎跳下馬,王大喇嘛連忙喊道:“麻煩您趕緊把郡主……不是,把豬勸走吧。這把路都堵住了。待會兒那幫太太小姐們過來,要是被野豬沖撞了,天知道得鬧出多大的風波呢!”
“別急,別急。”見他都語無倫次了,朱文奎連忙跑過去:“我妹待會兒還得參加儀式呢,不能走。至于豬,估計是不聽勸的。我讓她先牽走再說。”
說話間,教士們也在試圖把努爾哈赤轟走,但努爾哈赤倔勁上來,死活不讓,還哼哧哼哧地刨起土來,沖著大家齜牙。教士們害怕,又紛紛散去,一時間也沒人敢去上。
朱文奎沒法,只能親自上前,把小讓娜訓了幾句,跟她一起,把努爾哈赤攆到廣場外去了。
趁這個功夫,王大喇嘛等人已經麻利地把新郎一行安頓好。朱文奎也回到隊伍里,靜待新娘到來。為了以防萬一,也顧不上詳細規則,硬把小讓娜也拉了過來,防止這會兒沒人看著,她又搞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