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商人把東方貨物販賣給意大利商人之后,得到了一批杜卡特金幣。”他舉例道:“但商人不會直接交割這批金幣,而是選擇以記賬的形式接收下來,然后找到同樣是意大利來的貨幣兌換商,簽一份合約。商人計劃在三個月后,趁著風向合適,繼續前往東方貿易,因此要求兌換商在兩個月后,按照當時的匯率,給他一批至元通寶。到那時候,兌換商再把銅錢交付給他。”
“兩個月后匯率會變化么?”郭康問。
“會的,而且有時候變化還不小。”伊德里斯說:“我和老師從波斯回來的時候,搭乘過元朝人的商船,他們那邊也有不少人做這種生意。不過他們有時也會兌換紙鈔,多少有點差別。”
“因為交割的不是現金,而是債券,所以也有商人專門購買這種兌換券,等待匯率變化,以此牟利。在開羅,炒這玩意兒的人還不少。所以,這些從事大宗商品經營的商人,反而沒有現錢在手里,也是正常的。”
“這幫人可真會做生意……”郭康忍不住又感慨起來:“他們要是這么玩的話,確實沒有金銀流動的需求,只需要最后用商品交換銅幣,這一步就夠了。但這么多元朝銅幣,上哪去弄啊?”
“他們自己會鑄造的。”伊德里斯說:“埃及的銅不多,但從遠古以來,就有可靠的進口渠道了。大元那邊,也允許我們鑄造并且使用他們的銅幣,只要含量和規制符合他們的要求就可以。當然,直接帶銅錠過去,他們也同樣歡迎。”
“哦,這樣。”郭康明白了。
關于這件事,之前孫十萬之前也給他說過。大元一向奉行自由開放的經濟政策。外來的商人只要攜帶貴金屬或者貨物前來,他們就都歡迎。
爪哇政權的控制區,黃金產量還算充足,但銀礦銅礦都不太夠用,尤其是長期高強度戰爭所需的銅,讓當地貨幣很是吃緊。
不過,爪哇元各大家族,都經營了眾多種植園,出產各種香料、木材、糖類。他們的工坊里,能生產不遜于明朝的鐵器、瓷器和絲綢。此外,當地還出產各種珠寶和珍稀物品,并且從印度進口棉花進行加工。這些產業,都能帶來高額利潤,形成巨大的貿易順差,讓其他各國的貴金屬,源源不斷地匯入爪哇,補足了當地的各項需求。
除了貴金屬貨幣,各大家族還都發行自己的兌換券,乃至通用的紙鈔,用于進行大宗貿易。之前,元朝中央政權,經常忍不住濫發紙鈔,導致貶值嚴重,鈔票如同廢紙。但爪哇元外有明朝的九族壓力,內部各大家族也互相競爭,誰都不敢竭澤而漁,把這個好用的籌款方式用廢掉。
所以,爪哇政權的掌權者,都對自由貿易深信不疑,相信只要能夠維持貿易,這些就都不用發愁。
“不過,您真準備對所有商人動手么?”他思考的時候,伊德里斯遲疑了下,還是問道:“馬穆魯克們名義上是各地的領主,但他們平日里都是不管事兒的。基層的事務,都是這些包稅商負責。現在讓馬穆魯克去管,他們也沒有什么經驗,不見得能管得過來。”
“這還只是一部分問題。埃及的財政收入,還很依賴貿易,要是貿易斷絕,連剛才說的這些貴金屬都難以獲取。您打算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啊?”
“管理的問題,其實不用愁。我們有豐富的建立組織的經驗,現在最麻煩的問題,反而是有人已經占領了這個生態位,不讓我們建立組織了。”郭康說:“至于貿易,就更簡單了。他們不做,有的是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