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他堅持這樣命令,我們也聽了他的安排,但我和楊隊長,甚至母親和妹妹,都是有點不放心的。母親在信里說,她已經把我留下來值守的衛士,還有后續來投奔的人,全都派回父王那里支援了。不過也不知道夠不夠……”
“我不是什么預言家,這種事情說不準的。”郭康不假思索地說:“現在正好,情況有巨大變化,我的預測也不準了。非要硬猜,可能還會干擾你們的判斷。所以這種事情,就可以由你們自己考慮了。”
“怎么聽你說的,沒預測對倒是好事了?”朱文奎無語道。
“那確實是好事啊。”郭康反而有些意外:“要是一切都按照預言來,世界才會有問題吧。而且我也不喜歡其他人老把我當預言家看。過于迷信這些,不是好事。”
“你天天在教會里干活,還說不要迷信什么的……”朱文奎有些無奈。
“就是在教會里,所以才更希望大家樹立正確的信仰啊。”郭康指出:“一個合格的信徒,得比別人更清楚,什么應該信,什么不能信。對待信仰,要實事求是,追尋對人類有益的真理;不能一味閉門念經,或是隨便相信亂七八糟的神棍,否則遲早會走上歪路,墮入異端……”
“行了行了,又開始了……”朱文奎連忙打斷他,然后舉例道:“有些預言還是很有用的。我太爺爺他們起事之前,不就是有石頭人之類的預言,說元朝要完蛋了么。這大概真的是天命顯現,所以這么可靠吧。”
“也不能都這么算。要是預言說,羅馬只能堅持到1453年,大家會怎么想?”郭康表示反對。
“這肯定不可能啊。一定是有人誤解了預言的意思,或者干脆就是他們自己編的。這種事情歷史上也不少,算不得數的。”朱文奎立刻否認。
“你這心態,倒是確實不用擔心迷信預言的問題了……”郭康只好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