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衙署門口,一群爪哇商人簇擁著一個年輕人,前來拜訪。郭康等人出來迎接,發現是之前一直跟著孫十萬的那個年輕人。看這幅架勢,估計又有什么重要的突發事情了,便連忙把他迎進來。
“張公子蒞臨我們這里,有什么見教么?”招呼大家坐下之后,他直截了當地問。
“客氣了。我家里排行老二,您叫我張二郎就行。這次,是特意給小元帥送好消息的。”張公子也笑了笑:“您還記得么?上次邀請大家參觀修道院的時候,您給孫世伯說,現在還缺幾個器件做不出來。他就一直記了下來,有機會就去尋找。”
“哦……”郭康禮節性地點點頭。不過他想做但做不出來的東西,說實話有點多。而且孫十萬等人,也遠不止去一次。
因為孫十萬家財豐厚,還出手闊綽,所以郭康一直在努力和他套近乎,好獲取經費。在見各路金主的時候,也經常把他拉上,用他來給喬安娜之類的其他贊助人施壓,暗示大家也得加點錢,來維持關系。
孫十萬對他那些器械,也很有興趣,還出重金購買過一些。為了推銷,郭康也給他說過不少機械方面的事情——當然,和所有推銷一樣,也免不了吹點牛。這種當年畫過的大餅,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您上次展示那個蒸汽臂膀的時候,給小吳王還有孫世伯他們說過,有一種更好的能源,但現在的設備都不成熟,缺乏合適的材料,所以難以生產。”張二郎倒是記得很熟:“當時您說,需要把銅拉成細絲,然后外面裹上軟質的樹膠。但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生產方法。是這樣吧?”
“哦哦,這件事啊。”郭康想起來了:“是的。那種能源叫做‘電’,和天上的雷電是一個性質。這種能源確實很好用,不過我想做的電線,需要消耗大量金屬,而且至少也需要橡膠材料,用起來才方便。目前雖然也有替代的辦法,但還是比較麻煩的。小吳王他們,目前也沒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因為就算大明,也很難提供這么多銅,來保證產業規模。所以,只能暫時擱置一下了。”
“沒事,有些事情,大明辦不到,我們大元未必不行。”張二郎笑了笑,從旁邊一個隨從手里,接來一個盒子:“這是我們試做的結果。就當做禮物給您了吧。”
郭康很是好奇。
這盒子入手沉甸甸的,看起來是上好的檀木。打開之后,只見里面裝飾著彩色錦緞組成的內襯。華貴的絲墊上,放著幾卷……
“電線?”郭康一時沒反應過來。
“這個名字挺好。”張二郎在旁邊解釋道:“我們用上好的紫銅,讓工匠反復捶打、拉伸,最后得到了這些細絲。按您之前說的,把數十根細絲放在一起,就成了這個線芯。”
“我們還派人到處尋找,有沒有您說的那種樹膠。這個工作,比制作銅絲還要麻煩。不過大元疆域遼闊,尤其是樹木方面,物產十分豐饒,因此還真讓我們找到了合適的材料。在天竺南部和靠近南洋的海島上,有一種榕樹,可以產出這種樹膠。工匠們收集了這些樹的汁液,果然做出了這種軟膠,可以用來包裹銅絲了。”
“這幾根,就是比較成功的樣品,您看看夠不夠用?”他問道:“如果真的有用,可以用來制造您之前說的那些機器,我們往后就可以去生產它了。”
“這線本身應該是夠用了。”郭康看得都出了神,連忙回答道:“我之前沒想過當地還有其他替代品。不過,應該是有更廉價、更好用的材料的,只是現在還沒發得到。這種樹膠,也不是不行,就是怕它成本太高,影響進一步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