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想要欺壓我們,回頭完不成朝廷的任務,倒霉的不還是他自己么?這還能有什么好處么?役使過耕牛的老農,都知道不能把牛往死里用;役使人的精英人才,還能不知道這個道理?估計就是府里欺上瞞下,我們把情況給行省衙門講清楚,應該就可以了。”
“……看起來是沒有講清楚呢。”讓娜女俠也不知道怎么說好了。
“是啊。那次大家學聰明了,怕他們有借口,就讓我來出面,鄉里的長老和士紳都先躲起來,幫忙的丁壯,也只送到省城就回去,城里的事情,只留我和兩名女尼來負責,免得官府借此找事。畢竟這次當代表的,就是個小姑娘,總不能說我是訟棍或者刁民,要來行省鬧事吧。”唐賽兒說。
“結果,省里比府里還苛刻。我們根本沒找到投訴的地方,就有衙役來拿人,消息比府里也靈通多了。還好我跑得快,官府派來抓人的衙役還不多。我打趴了兩個,趕緊帶著大家溜了。事后才聽說,不到一個時辰,指揮使就發了兵馬,把我們那邊給圍得水泄不通。”她搖搖頭:“他們平時跟海盜作戰,怎么沒有這個效率啊……”
“而就算這個時候,都還有人堅持說,當年太祖皇帝的時候,允許百姓拿著《大誥》,狀告貪官,據說這邊還有人去應天府,狀告成功過。省里也不行,大家可以去京師再告一次,就不信他們連太祖的祖訓都不認了。”
“好在大家這次都學聰明了,紛紛開口勸說,說那也是太祖還在的時候才行。那會兒,他老人家帶著大家,驅除韃虜,清掃豪紳,所以你去告狀才有用。但現在早就不是太祖的時代了,怎么還擱那兒《大誥》呢。”
“所以你們沒去么?”讓娜女俠問:“雖然這么說可能不太好,有點事后諸葛亮的感覺,但其實,如果你們去,結果可能真的會不一樣吧。畢竟朝廷那邊是真的重視起來了。”
“我覺得,就算我們去,結果也是一樣的。”唐賽兒卻搖搖頭:“朝廷重視起來,可不是因為我們告狀,而是因為我們真的干掉一堆官吏,打起旗幟造反了。”
“而且,這件事的錯與對,都不在我們。我們就是一群普通人,而且已經為了國家考慮很多、忍耐很多了。”她堅持道:“官員貪贓枉法,損害的,難道最終不是皇帝的利益么?違反規定的官吏需要處置,難道不是皇帝的職責范圍么?這些事情皇帝不去管,難道都要我們來管么?朝廷管理不善,百姓因此造反,難道還怪百姓不體諒朝廷么?”
“總不能一邊說百姓都是草民,覺得百姓的意見無足輕重;一邊又天天把百姓拉出來,說百姓的決策很重要,會干擾朝廷施政,影響大事的結果吧。”
“……好吧,你說得也沒錯。”讓娜女俠只得承認。
“哎,你再怎么說也是個小貴族,比你在社會更下方的人還是多多了。”唐賽兒搖了搖頭:“有些事情,在你眼中也是不一樣的吧。”
“那可不見得。你不要把歐洲的貴族,和你們那邊的貴族比。”讓娜女俠連連搖頭,不過說一半,突然反應過來:“差點被你把話題帶偏了。你不是說,他們老朱家名聲好,所以大家要求比較低么?那怎么搞了這么多步,最后還是造反了。”
“就是因為名氣好,才有這么多步的。”唐賽兒解釋道:“不信你看,當年元朝的時候,我們都是跳過這一二三四步,直接開始造反。現在這個情況,說白了就是大家還惦念著他太爺爺趕走韃子,光復華夏的恩情。我看這邊的人,應該也差不多吧。”
“是這樣。歐洲這邊的戰爭,哪個君主落了下風,手下不當場做鳥獸散就不錯了。有一些忠誠的直屬部下,就算非常強勢的任務了。”讓娜點點頭:“他們這個情況,確實很少見。”
“不過你也得知道,戰爭是關系到大家生死存亡,乃至能不能保住政權、保住自己這些年奮斗成果的大事。如果有什么因素,會影響大家取得勝利,或者讓軍隊遭受更大損失,那么軍官和士兵們,定然是無法接受的。”
“如果像老吳王那樣,單純是能力不足,大家還可以理解,乃至去主動找辦法。但如果因為主觀問題影響了戰爭,那么肯定會有人產生質疑的。你也知道,大家信任吳王父子,說白了就和中原人信任太祖一樣,是因為他們真的給了大家太多好處,讓大家都惦念著他們的恩情。但如果不加珍惜,那么消耗起來,也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