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突然發現,即使盡力去集中兵力沖擊,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反而損失了很多人。而意大利人的盔甲,甚至比前面維持戰線的波西米亞步兵還高端些,根本不怕和他們對射。對方顯然沒料到他們還有這招,只能倉促撤回。隨后,領頭的一些貴族似乎商量了下,就換了個方向,再次進行嘗試。
在他們移動的時候,弩手們也搭著車,跟著他們行動的方向,趕過去支援。結果,剛才的情況直接復刻了一遍。試圖沖擊陣型、尋找破綻的敵人,發現自己還是會受到這些弩手的攢射,只要靠近,就立刻損失慘重。
指揮隊伍的貴族們,似乎還是不太理解,怎么到處都有這個火力密度,在哪兒藏了這么多弓弩手。這下,騎兵也不敢再隨便嘗試了,只能尷尬地和對方對峙。
杰士卡見此,覺得也可以發動反擊。于是,他派人傳令,讓之前緊貼著步兵陣列右端的胡斯派騎兵過來,同時把陣列里的蒂羅爾步兵抽出來一部分。
胡斯派的那些騎兵,都是他的老伙計,相互之間很了解。而蒂羅爾步兵,是這邊戰斗力最強,最有實戰經驗的部分。因此,他覺得可以趁這個機會,以這兩支最可靠的力量為核心,發起一次反攻。
傳令兵走后,杰士卡又喊來幾個主力千戶,讓他們準備領頭突擊。他告訴大家,如果能把正在猶豫的敵人逼走甚至擊潰,就可以立刻突出敵人對他們的隱然包圍,為步兵的行動,打開一個口子。
之后,他需要大家把方陣拉成長蛇陣,立刻向兩側延伸。前排和左側的各部形成左翼,繞過炮兵陣地,圍攻還在陣地上的敵人步兵;后排、右側和陣型中央作為預備的兵力則作為右翼,由他親自率領,插向騎兵那邊,直接攻擊正在和友軍騎兵纏斗的波蘭人。
他相信,陷入格斗之中的騎兵,已經喪失了機動力。就算可以撤下來輪換,也沒法不顧整個軍陣,直接進行機動,因此,他們行動的速度,恐怕還沒有這邊的主力步兵的突破快。
而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一個反向“錘砧”——用大陣兩翼,唐賽兒所部的騎兵和朱文奎的炮兵,作為吸引敵人的砧板;用中央位置,他這邊的步兵,作為擊碎敵人的鐵錘。目前來看,這個辦法,是很有可行性的。
然而,還沒講解完,傳令兵又匆忙跑回來,告訴杰士卡,“孤兒軍”騎兵都被唐賽兒調走了,現在好像跟著她去打敵人側后去了。杰士卡這才意識到,人家已經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只好再改變計劃,決定暫緩右翼那邊。
而他糾結的時候,軍陣后方的敵人騎兵,開始騷動起來。
大家連忙看向那邊,發現敵人猶豫了下,還是立刻轉頭撤走,沒有在原地停留。他們離開之后,大家才看到,又有人從后方趕了過來。
原來,這是之前杰士卡派去北邊,準備搶占灘頭渡河,結果沒有成功的那部分人。這邊準備決戰之后,他就讓大家偷偷撤回來,從這邊的橋上過河,準備補充一些兵力。
而現在,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他們正好突然出現在橋頭,驚住了那些騎兵。可能是擔心自己會被兩面夾擊,對方指揮官立刻選擇了撤離。而這邊對步兵的牽制,也隨之消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