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十字軍的指揮官們認為,最開始,這些自稱“明軍”的,應該就是眾多造反的農民之中,比較大股的一支。后來,吳王才帶著精銳,和他們匯合,因此,指揮水平才突然提高了上去。
當然,這個戰術對士兵的要求還是太高,導致不少農民跟不上正規軍,半路就跑丟了。所以規模才越來越小,只能跑回根據地,然后趕緊拉點人,再回來堵截,防止十字軍攻入、破壞自己的根據地。
神羅方面的貴族們判斷,這些“明軍”的實力應該還是弱于自己的,否則不至于這么著急,到處宣傳。所以當下,最好別給他們太多喘息時間。而且盡快決戰,對己方的壓力也更小。
另一方面,東方人詭計多端,所以明軍肯定會想辦法設伏,找機會偷襲他們。現在到了渡口,大軍馬上就會處于過河的脆弱狀態。明軍很可能就在等這個機會呢。
因此,西吉斯蒙德觀察了周圍地形之后,先派人去對岸城里,探探他們的口風;然后讓輕騎兵先過橋,去城市背后的那一連串小山,搜尋敵人蹤跡。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籌備好了過河要用的物資,而斥候也陸續回來了。庫曼人前鋒說,城里沒有敵人,市長和議會已經派人送來了面包和鹽,表示自己是友善的。他們答應,可以讓西吉斯蒙德進城搜查,但也希望十字軍主力不要進城,否則大家肯定要遭殃了。作為代價,他們樂意付一筆贖城費,希望十字軍考慮一下。
另外,他們在山上,倒是發現了伏兵。一大群明軍藏在山口兩側,看起來是準備等十字軍過來。不過,庫曼人搜查的時候,還是發現了他們,并且趕緊喊匈牙利人和其他騎兵過來作戰。明軍對此大為驚訝,似乎是沒想到自己能被發現,因此激戰了片刻就逃走了。現在,他們已經占領了山口兩側的山頭,沒有發現別的敵人。
貴族們都松了口氣,但西吉斯蒙德還是不太放心,因為他常年雇傭庫曼人,知道這幫人雖然要的少干得多,但一貫嘴上沒邊,不見得靠譜。不過他這邊,也不缺正規力量。
雖然一路上,他雇傭的廉價傭兵跑了很多,但作為核心的封臣團都還在。于是,他安排薩克森的腓特烈公爵擔任后衛,帶領手下維持橋頭這邊的秩序;又讓普法爾茨的路德維希公爵帶人向上游前進,從那邊的渡口,把一部分騎士先送過岸,搶占灘頭。然后,派遣心腹大將皮波·斯帕諾率領精銳傭兵,過橋接管城市。如果沒有問題,自己再帶著主力騎士過河。
(作者注:斯帕諾是個意大利傭兵將領。關于他的故事不多,但這人是個能和巔峰期老楊對打不吃虧的狠人。但他的雇主西吉斯蒙德更喜歡親自上手微操,所以斯帕諾在獨立指揮的小戰斗中表現不錯,但只要遇到決戰就發揮不出來……)
不過,之后的整個過程,都有驚無險。斯帕諾占領了城市之后,又親自去山頭查看了一番。他匯報說,自己又查看了下,發現城里確實沒有敵人。雖然很不情愿,但在威嚇之后,市長和議員們還是認慫,老實地打開了城門。
不過,他也不建議西吉斯蒙德放大軍進城,因為士兵們肯定會去大肆劫掠一番。雖然這樣確實能緩解他們的壓力,讓一些不想作戰、甚至準備逃走的人,又有了作戰的目標,皇帝和貴族們也可以分不少錢財,但劫掠勢必會浪費很長時間。
現在這個狀態,要是把士兵放進城,沒個兩三天根本拉不出來,到時候明軍應該已經來到奧斯寧南山,占據那邊的山頭了。再想和他們作戰,難度就要更大了。所以,還是別怕得罪人,再堅持一下紀律,趕緊通過比較好。
至于山上,他也去看了。從交戰現場的痕跡看,庫曼人倒沒有完全吹牛,因為那邊確實有戰斗痕跡,還產生了傷亡。但是明軍有沒有這么大的規模就難說了。他傾向于這只是一支哨兵,或者他們一路上經常遇到的那種騷擾小隊,總之肯定不是主力在這兒設伏——否則庫曼人也打不過。
聽到這些匯報,西吉斯蒙德才放了心,開始組織大家過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