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人尚在,很好。
被他直勾勾盯著,孫茯苓看看左右再看看自己“怎么啦”
“沒事,抱歉熏著你了。”賀靈川撓頭往廚房走,“我去洗漱。”
等他出來,孫茯苓已經在小院的桌上放了一籃水果,又從里面抓出兩只梨
“嘗嘗據說是赤帕高原東部的新品種。”
梨子很胖,每個能有一斤重,果皮又是褐色,看著不太起眼。賀靈川吃多了酒正覺口燥,拿過來啃一口,卻覺滿嘴甘甜,細膩少渣。
“好吃。”
“跟胡旻他們喝酒去了”孫茯苓則是拔出匕首削梨,削一片吃一片,“這幾天,城里怨氣不小。”
“徒勞而返,誰也不會高興的。”
“借機打下西芰,也減弱了來自東邊的威脅。”孫茯苓悠悠道,“未嘗不是好事。”
“是啊,但我總覺得可惜。”
孫茯苓問他“換作你是紅將軍,你會東征還是西返”
“東征。”
“為何”孫茯苓挑眉,“那你不管后方的盤龍城了東征軍只是先遣,后面還有數百萬婦孺。”
因為,無論東征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比最后的城滅人亡更好。當然這是事后諸葛亮,站在當時的立場,紅將軍引兵西返的決策是深思熟慮的考量,有其正確性。
這些話只能在心里想想,賀靈川表面上還得說道
“后方有鐘大人坐鎮。再說戰爭無非是一門精算的藝術。打還是不打,回還是不回,取決于你愿意為目標付出多大代價。”
孫茯苓眨了眨眼“精算誰說的”
賀靈川不語。
邯河大戰,他被暴漲的河水沖走,幾個月后才從麗清歌那里了解到大戰的結果,大受震撼。
鳶軍和潯州軍隊都損失慘重,死傷不計其數,可兩邊的將領都上書表功,稱勝利在我,已達到“作戰目標”。
這不就是“精算”的結果
孫茯苓又冷笑道“代價你愿意做那個代價么,老弱婦孺又愿意做那個代價么”
賀靈川啃了口梨“如果人心思歸,或許愿意呢”
“不,人心思歸,但希望代價都是別人付出,成果都由自己享受。”孫茯苓澹澹道,“人性如此,就算盤龍城人也一樣。”
賀靈川搖頭“我只是覺得,失去這次東返的機會實在太可惜。”
“罷了,無力改變就只能接受。”孫茯苓削下梨子慢慢品嘗,“說不定后面還有機會呢”
賀靈川聽得心頭一動,卻見她行若無事,仿佛只是順口之言。
“我聽說拔陵和仙由又聯合了,這真是很不好的征兆。”孫茯苓輕聲道,“這兩國之間也有罅隙,去年春天才打過一仗,各有死傷。這回卻能一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