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觀高盧雄雞即法蘭西的歷史,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法國歷史上所有有名的戰役,大勝幾乎沒有在法蘭西男人的統帥下取得的。
因此,在網上經常被調侃,法國只能在女人和外國人帶領下才能打勝仗。
仔細想一想,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
法軍歷史上數據占優的時候其實不少,但是經典戰例卻真是不多,反而經常成為經典戰例中的反面教材,隨便舉幾個例子。
英法百年戰爭:法軍初期兵力占優,卻被打到巴黎丟失。關鍵一戰法軍2萬打英軍6千長弓兵,現在還留下英國長弓兵的赫赫威名,那可是一個島國的陸軍,就跟內陸國家的海軍一個意思,比如蒙古國赫赫有名的“王下七武海”。
中法戰爭:當時清政府已經窩囊成什么樣了,結果法國成了唯一vs清政府沒贏的列強,留下一個“鎮南關大捷”鼓舞當時清末的民族自強運動。
說完了這些經典的失敗案例,再看看法國史上最有名的幾位統帥: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拿皇,科西嘉(意大利)人;圣女貞德,女人。
就連現代的法國足球也需要靠龐大的份額的足球移民才能拿到世界杯、歐洲隊冠軍——1998年世界杯,13/22,隊長齊達內阿爾及利亞出身;2018年世界杯,18/22人,人氣爆紅的姆巴佩為喀麥隆和阿爾及利亞混血。
而現在,高盧大地最有名的女性統帥,圣女貞德就在己方,她在這片大地上的統兵作戰能力可以用突破天際來形容。
看上去莽撞得不行,看到敵人就帶著一隊先鋒沖過去斬將奪旗,實際上卻是連戰連捷,每次都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把敵人打到崩潰,偏偏己方損失非常小。
這樣一來己方自然越戰越勇,敵方則是越打越心驚膽戰,以至于看到尼祿皇帝的薔薇旗幟就先弱了三分。
沒錯,薔薇皇帝旗,不是天使鳶尾花旗幟。
從出征起,貞德就一直作為尼祿的替身在統帥大軍。用尼祿的話說,反正我們長得這么像,士兵們根本看不出來。
于是,貞德索性連旗子都換了,直接扛著尼祿的帝旗沖鋒。
當然,那身暴露至極的皇帝新衣貞德是拒絕的。皇宮里沒有外人穿穿就算了,帶人出征純潔的圣女無論如何都不會干,她寧愿換上一身嚴嚴實實的甲胄,這才是將軍正確的出征方式——又不是從者或者古代半神,個個超人,穿那么少上戰場,找死嗎?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羅馬帝國見證了一位不一樣的皇帝陛下,率領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路高歌猛進。
由于貞德的表現實在太過神勇,同行的立香、瑪修、瑪爾達乃至真正的皇帝尼祿反倒淪為陪襯。一開始還能接觸到點敵軍,后來連敵軍的影子都看不見,全程躲在馬車里看貞德表演。
就這樣,貞德先是解了帝都門戶梅迪奧蘭之圍,又和馬西利亞的遠征軍匯合,一路向著敵方遠征軍的大本營高盧挺進。
在那里,五倍與己方的聯合帝**隊早已嚴陣以待,但貞德毫無退意,繼續貫徹自己的戰斗方針——“莽”!
帶著最精銳的皇帝親軍,直接朝敵軍本陣沖鋒,不管遇到什么阻礙統統打崩!
短短地十幾分鐘時間,貞德已經帶隊鑿穿了三道防線,并且進攻速度越來越快,眼看著就要喝敵軍本隊接觸。
看到這樣的一幕,坐在高盧城下的聯合帝國統帥,一位身高和腰圍差不多,說是人更像是肉球的人開口罵道。
“白癡,一群白癡,居然說這是羅馬皇帝?這絕不可能是羅馬皇帝。”